瓜蒂,中藥名。為葫蘆科植物甜瓜 Cucumis melo L.的果蒂。具有涌吐痰食,祛濕退黃的功效。主要用于宿食毒物,痰熱壅塞,癲癇發(fā)狂,胸悶欲吐,濕熱黃疸、濕家頭痛等。
中文名稱
瓜蒂拉丁文名
Pedicellus Melo別名
苦丁香、甜瓜蒂、甜瓜把、瓜丁門
被子植物門綱
雙子葉植物綱目
葫蘆目科
葫蘆科屬
黃瓜屬種
甜瓜道地產(chǎn)區(qū)
全國各地均產(chǎn)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性寒;歸胃經(jīng)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涌吐痰食,祛濕退黃。
主治1、主要用于宿食毒物,痰熱壅塞,癲癇發(fā)狂,胸悶欲吐,濕熱黃疸、濕家頭痛等。
2、西醫(yī)診為食物中毒、精神分裂癥屬于痰熱壅盛者,急性黃疸性肝炎、原發(fā)性肝癌、慢性肝炎屬于濕熱內(nèi)蘊(yùn)證者。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4.5g;散劑,0.3-1.5g。外用:研末搐鼻,0.03g。
不良反應(yīng)1、中毒時主要表現(xiàn)為胃部灼痛,劇烈嘔吐,嘔吐物可含血及膽汁;繼而出現(xiàn)腹瀉,糞便呈水樣;甚者脈搏細(xì)弱,血壓下降,紫紺,呼吸困難,抽搐,昏迷,引起呼吸及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多在服瓜蒂后30分鐘左右出現(xiàn)癥狀。
2、中毒救治用高錳酸鉀溶液洗胃,服活性炭末;大量補(bǔ)液皮下注射阿托品;呼吸抑制者,給予尼可剎米、咖啡因等,吸氧,必要時進(jìn)行人工呼吸;昏迷抽搐時,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快速靜脈滴入;血壓下降時,可用升壓藥;酌情使用細(xì)胞色素C、ATP、輔酶A等。
3、中醫(yī)療法:劇烈嘔吐時,可喝冷稀粥,或取生姜自然汁5ml,開水沖服;也可用半夏10g,甘草6g,水煎2次,合在一起,每3小時服1次,2次服完。呼吸困難者,可用開水灌服麝香0.06g,再用生姜500g搗爛,分成兩半,用布包好,放在籠內(nèi)蒸熟后,用兩塊布包裹,互相替換著在患者腳背部用力摩擦。大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蒼白、舌淡苔潤、脈象遲弱、血壓下降時,可用高麗參10g、干姜20g,炙甘草20g,肉桂6g,水煎服,以回陽救脫。
4、瓜蒂中毒多因用量過大或藥不對證導(dǎo)致。因此,應(yīng)用瓜蒂制劑,要掌握好適應(yīng)證,并嚴(yán)格控制用量。
注意事項(xiàng) 體虛、吐血、咯血及上部無實(shí)邪者忌服。若劇烈嘔吐不止,可用麝香0.01-0.015g,開水沖服以解之。化學(xué)成分 含葫蘆素B、E(即甜瓜素或甜瓜毒素)、D、異葫蘆素B及葫蘆素B苷 ,尚含噴瓜素。其中以葫蘆素B的含量最高(1.4%),其次為葫蘆素B苷。尚含有噴瓜素。藥理作用1、保肝作用:甜瓜蒂注射液皮下注射對大鼠四氯化碳引起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 升高有降低作用。甜瓜蒂中有效成分葫蘆苦素E降低四氯化碳所致大鼠ALT升高, 還能使血漿或肝臟的cAMP/cGMP的比值恢復(fù)正常水平,促使受損肝細(xì)胞修復(fù)。葫蘆苦素B體外抑制苯并(a)芘在大鼠肝微粒體中的代謝,抑制終致癌物質(zhì)形成的作用。
2、細(xì)胞毒與抗癌作用:葫蘆苦素B、D、E、I體外對人鼻咽癌KB細(xì)胞和人宮頸癌HeLa細(xì)胞均有細(xì)胞毒作用;葫蘆苦素D治療抑制小鼠肉瘤S180與艾氏腹水癌腫瘤生長。葫蘆苦素E腹腔注射使肝癌小鼠肝內(nèi)DNA增加,核酸代謝改善。葫蘆苦素B對大鼠Walker癌肉瘤和小鼠Lewis肺癌也有療效。
3、對免疫功能的影響:給小鼠肌注葫蘆苦素B提高碳廓清率和巨噬細(xì)胞吞噬率,增加溶血素的含量、空斑形成數(shù)量、T淋巴細(xì)胞轉(zhuǎn)化率及T細(xì)胞數(shù)量。
4、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葫蘆苦素D能增加大鼠毛細(xì)血管通透性,其作用不是通過組胺或5-羥色胺釋放機(jī)制。麻醉貓、犬、猴靜注較大劑量葫蘆苦素D后血壓緩降伴心動緩慢。
5、其他作用:葫蘆苦素B灌胃對小鼠有抗炎作用,甜瓜蒂分離提取物給犬口服可引起劇烈嘔吐,終至呼吸麻痹而死亡,如皮下注射或靜注則無催吐作用,表明藥物是通過刺激胃感覺神經(jīng)反射地興奮嘔吐中樞而致吐。葫蘆苦素D靜注可使清醒貓和犬發(fā)生腹瀉,刺激麻醉犬腸蠕動,但對離體豚鼠回腸蠕動無影響。
毒理作用1、急性毒性:小鼠的LD50(mg/kg)如下:瓜蒂注射液6.87±0.2(尾靜脈);葫蘆苦素B14.0±3.0(灌胃);1.0±0.07(皮下注射);葫蘆苦素C6.3(灌胃),4.6(皮下注射),1.75(腹腔注射),0.96(靜注)。
2、亞急性毒性:大鼠每日口服葫蘆苦素BE(2mg/kg),連續(xù)2個月,無明顯毒性反應(yīng)。如劑量加大至5mg/kg或更大則可使部分大鼠死亡。狗連服葫蘆苦素BE3個月,每日0.12mg/kg、0.3mg/kg或0.9mg/kg,在劑量較大時部分動物未到期即死亡,主要癥狀為貧血與肝損害,其與臟器未見明顯病變。
相關(guān)論述1、《本草綱目》:瓜蒂,乃陽明經(jīng)除濕熱之藥,故能引去胸腔痰涎,頭目濕氣,皮膚水氣,黃疽濕熱諸證。
2、《本草經(jīng)疏》:瓜蒂,味苦,氣寒,有小毒。氣薄味厚,浮而升,陰多于陽,酸苦涌泄為陰故也。人手太陰、足陽明、足太陰經(jīng)。其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腫、黃疸者,皆脾胃虛,水氣濕熱乘虛而客之也??嘁杂啃?,使水濕之氣外散,故能主之。經(jīng)曰:在高者因而越之,病在胸中,則氣不得歸元而為咳逆上氣,吐出胸中之邪,則氣自順,咳逆止矣。殺蠱毒者,亦取吐出之義。去鼻中息肉者,以其苦寒能除肺家之熱也。
3、《本草正》:甜瓜蒂,能升能降,其升則吐,善涌濕熱頑痰積飲,去風(fēng)熱頭痛、癲癇、喉痹、頭目眩暈、胸膈脹滿,并諸惡毒在上焦者,皆可除之。其降則瀉,善逐水濕痰飲,消浮腫水臌,殺蠱毒、蟲毒,凡積聚在下焦者,皆能下之,蓋其性峻而急,不從上出,即從下出也。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應(yīng)用1、用于中風(fēng),癲癇.喉痹等,癥見痰涎壅塞咽喉,影響呼吸;或宿食停滯不化,胸脘脹痛,欲吐不吐者;或誤吞毒物。均可單取甜瓜蒂研末服以催吐,如《儒門事親》之獨(dú)圣散,亦可與赤小豆為散,香豉煎汁和服取吐,如《傷寒論》之瓜蒂散。
2、用于濕溫,濕熱黃疽。如治夏季傷水濕,水行皮中而身熱痛重,甜瓜蒂煎水服,如《金匱要略》之一物瓜蒂湯;治濕熱黃疽,目黃不除,甜瓜蒂研末搐鼻引出黃水。臨床常以本品治急性黃疤型傳染性肝炎及慢性遷延性肝炎,除用粉劑搐鼻引涎外,還可制成散劑、浸劑、丸劑、片劑等內(nèi)服,既能退黃,還能改善癥狀。
此外,臨床以本品配黃連、冰片研末外用,治療慢性鼻炎。
相關(guān)配伍1、瓜蒂配赤小豆:瓜蒂長于涌吐宿食 、毒物 ;赤小豆善于清熱解毒。兩藥配伍,可增強(qiáng)涌吐宿食,清熱解毒的作用。適用于宿食停滯胃脘,胸脘痞硬,氣逆上沖 ,或誤食毒物等。
2、瓜蒂配梔子:瓜蒂長于涌吐痰食;梔子善于瀉火除煩。兩藥配伍,可具有涌吐痰食,瀉火除煩的作用。適用于瘟疫,痰涎留于上焦,胸膈煩悶,欲吐者。
3、瓜蒂配丁香:瓜蒂有祛濕退黃之功;丁香具溫中降逆之用。 兩藥配伍,具有行水濕,退黃疸,止嘔逆之作用。適用于濕熱黃疸,目黃不除,惡心嘔吐等。
4、瓜蒂配川芎:瓜蒂有涌吐痰食,祛濕退黃之功;川芎具活血化瘀,祛風(fēng)止痛之用 。兩藥配伍,具有祛風(fēng)除濕止痛的作用。適用于濕家頭痛,頭目昏眩,鼻塞而煩等。
5、瓜蒂配甘草:瓜蒂長于涌吐痰食、毒物;甘草有清熱解毒之功,為解藥食中毒要藥。兩藥配伍,則有涌吐毒物、清熱解毒作用,適用于藥食中毒等癥。
鑒別用藥1、瓜蒂與柿蒂:瓜蒂苦寒,為涌吐藥,具有涌吐痰涎,祛濕退黃之功。而柿蒂苦澀,具有降氣止嘔的功效,多用于胃氣上逆之呃逆。
2、瓜蒂與虎杖:兩藥均具有祛濕退黃的功效,用于濕熱黃疸。 然瓜蒂味苦涌泄,以涌吐宿食、毒物、痰涎為主,故多用于宿食停滯胃脘,胸脘痞硬,氣逆上沖, 或誤食毒物及痰熱內(nèi)擾,上蒙清竅,發(fā)為癲癇,發(fā)狂欲走者。而虎杖以利膽退黃為主,尚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痰止咳的功效,故又用于燒燙傷,癰腫瘡毒,血瘀經(jīng)閉,跌打損傷,肺熱咳嗽等。
相關(guān)藥品 甜瓜蒂注射液。相關(guān)方劑 瓜蒂散(《傷寒論》)、三圣散(《儒門事親》)。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采摘成熟的果實(shí),取果蒂,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果柄細(xì)圓柱形,常扭曲,長3-6cm,直徑0.2-0.4cm,連接瓜的一端略膨大,直徑約8mm,有縱溝紋;外表面灰黃色,有稀疏短毛茸。帶果皮的果柄較短,長.3-2.6cm,略彎曲或扭曲,有縱溝紋,果皮部分近圓盤形,直徑約2cm,外表面暗黃色至棕黃色,皺縮,邊緣薄而內(nèi)卷,內(nèi)表面黃白色至棕色。果柄質(zhì)較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中空。氣微,味苦。以色棕黃、味苦者為佳。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88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