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子心,中藥名。山茶科植物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Abel的成熟種子。具有行氣導滯,清熱殺蟲的功效。主治氣滯腹痛,泄瀉。皮膚瘙癢、燙火傷。
中文名稱
茶子心拉丁文名
Camellia oleifera Abel別名
油茶籽性味歸經
味苦,性平;歸脾、腎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行氣導滯,清熱殺蟲。
主治主要用于氣滯腹痛,泄瀉。皮膚瘙癢、燙火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化學成分 種子含山茶甙、脂肪油(為油酸、硬脂酸等的甘油酯)與皂甙。已確知其結構的皂甙元有:22α-羥基桉脂醇,玉蕊醇A1,皂甙元ST-1,山茶皂甙元A,山茶皂甙元B,茶皂醇A,茶皂醇B,茶皂醇E。葉含茶氨酸、L-谷氨酸-γ-甲酰胺。藥理作用 山茶甙有抗癌作用,隔日給小鼠口服,同時局部使用致癌劑數月后,可使皮膚的乳頭瘤及皮膚癌的數目減少。山茶甙局部使用無效,血中含山茶甙時有抗癌作用,如其作用停止,則皮膚癌的數目很快增加至與對照組相似的水平。相關論述1、《陸川本草》:行氣疏希。治氣滯腹痛泄瀉廣州空軍。
2、《常用中草藥手冊》:治腹痛,皮膚癢,燙火傷。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治食滯腹瀉:茶子心三錢。濃煎服。(《陸川本草》)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種子扁圓形,背面圓形隆起,腹面扁平,長1-2.5cm,一端鈍圓,另一端凹陷,表面淡棕色,富含油質。氣香,味苦澀。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9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