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樹白皮,中藥名。為桑科構樹屬植物構樹 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除去外皮的內皮。具有利水,止血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便血,崩漏,癮疹。
中文名稱
楮樹白皮拉丁文名
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別名
穀木皮、楮樹皮、穀白皮、楮白皮、楮皮、構皮性味歸經
味甘、性平;歸脾、肺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利水,止血。主治 主要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便血,崩漏,癮疹。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釀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燒存性,研末點眼。化學成分 楮樹皮層含楮樹黃酮醇A、B和楮樹查耳酮 A、B,及小構樹醇A、B。還含三萜類鏈烷烴和鏈烷醇類化合物。相關論述1、《吳普本草》:治喉閉痹。
2、《別錄》:逐水,利小便。
3、《藥性論》:治水腫氣滿。
4、《綱目》:煮汁釀酒飲,治水腫入腹,短氣咳嗽。為散服,治下血血崩。
5、《本草匯言》:順氣利水,涼血止血。
6、《草木便方》:洗癮疹。
7、《嶺南采藥錄》:煎水洗痔瘡。
;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小兒水氣腫滿不消:楮樹白皮(銼)一合,赤小豆一合,赤伏苓一兩(銼)。上件藥和令勻,每取一分,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分為二服,日三四服,隨兒大小,以意加減服之。((圣惠方》楮皮湯)
2、治腸風下血不止:秋后采楮皮陰下,為末,酒調三錢,空心服,入麝香少許。(《普濟方》)
3、治白痢,血痢或如婦人血崩:楮樹皮、荊芥等分。銼散。治血崩,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放溫服。如血痢,則為末,冷醋調,徐徐呷服。白痢,熱醋調下。(《世醫得效方》荊芥湯)
4、治婦女月經淋漓不斷:楮白皮(煅炭存性)、白草霜各等分,共研細末。每次9g、藕湯送下。(《安徽中草藥》)
5、治眼睛翳如重者:取楮白皮暴下,合作小繩子如釵腳許,火燒作灰,待冷,隨便以灰點翳上,不過三五度,翳白當爛。(《外臺》引《祺氏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季剝取樹皮,除去外皮,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9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