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黃連,中藥名。為小檗科植物闊葉十大功勞Mahchniaabeali(fort)carr.或華南十大功勞M.japonica(thunb.)DC。的根。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主治流感,熱痢,腹瀉,黃疸,吐血,目赤翳膜,喉痛,牙痛,疔瘡。
中文名稱
茨黃連拉丁文名
Coptis chinensis Franch.別名
十大功勞根、土黃連、土黃柏、石黃連、刺黃連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性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主治 主要用于流感,熱痢,腹瀉,黃疸,吐血,目赤翳膜,喉痛,牙痛,疔瘡。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鮮者30-60g)。外用: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相關(guān)論述1、《植物名實(shí)圖考》:搗根取漿含口中,治牙痛。
2、《分類草藥性》:泡水搽火眼,點(diǎn)翳膜,治喉痛。
3、《陸川本草》:瀉火,遲熱。治溫病發(fā)熱,心煩,下利。
4、《四川中藥志》:治吐血,涂蛇傷。
5、《閩東本草》:治黃疸,熱痢,肛門腫痛。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應(yīng)用1、治黃疸,小兒肝熱,肺熱,瘡瘍腫毒:鮮十大功勞根二兩,冰糖五錢至一兩。開水沖燉服。(《閩東本草》)
2、治流感:十大功勞根二錢,地胡椒、烏泡葉各三錢,黃荊二錢,水菖蒲一錢半。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3、治咽喉腫痛:十大功勞根、牛膝根各二錢。水煎服。本品還可用治口腔炎,肺癆咳血。(《江西草藥》)
4、治火眼:刺黃連,刮去粗皮,取里面的細(xì)皮蒸人乳點(diǎn)眼。(《四川中藥志》)
5、治牙痛及牙齦紅腫:刺黃連、高粱七、谷精草。煎服。(《四川中藥志》)
6、治關(guān)節(jié)風(fēng)痛:十大功勞根二至四兩,豬蹄半斤,黃酒二至四兩。水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7、治跌打損傷:十大功勞根五錢,萬(wàn)年青根(去外皮)二錢、杜衡根一錢。水煎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
8、治疔瘡炎腫:十大功勞根,曬干研末,調(diào)冬蜜敷。(《福建民間草藥》)
9、治臁瘡:十大功勞根皮,研末,和豆腐敷患處。(《閩東本草》)
我愛(ài)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yè)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79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