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蓮花,中藥名。為毛茛科金蓮花屬植物金蓮花和寬瓣金蓮花、矮金蓮花的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口瘡,牙齦腫痛,目赤腫痛,疔瘡腫毒,急性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
中文名稱
金蓮花別名
旱地蓮、金芙蓉、旱金蓮、金疙瘩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歸肺、胃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
主治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口瘡,牙齦腫痛,目赤腫痛,疔瘡腫毒,急性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泡水當茶飲。外用:煎水含漱。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化學成分金蓮花含生物堿、黃酮類。
藥理作用1、抗菌作用:本品提取物在體外對革蘭陽性和陰性菌均有抗菌作用,尤以對銅綠假單胞菌作用為強。但對小鼠實驗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鏈球菌感染無明顯保護效果2.金蓮花含黃酮類及生物堿,黃酮類主要有牡荊苷及葒草苷,它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志賀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所含生物堿部分對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等也有明顯抑制作用。
2、抗病毒作用:金蓮花對CoxB3病毒有抑制作用,且作用與濃度正相關。金蓮花總黃酮抗Para3的1C為74.9g/ml,但牡荊苷、葒草苷抗Paa3病毒作用很強,IC50為20.8共μg/ml和1.7μg/ml,原金蓮酸顯示了較弱的抗Para3病毒作用,IC50為184.2μg/ml。
毒理作用金蓮花急性毒性試驗,給予小鼠成人每日80倍劑量,觀察48h,未發現不良反應。亞急性毒性試驗,每日給予家兔成人日劑量的20倍,動態觀察3星期,各階段肝脾、腎腿肌的形態及肝功能、腎功能,以及紅、白細胞計數和分類均正常。
相關論述1、《山海草函》:“(療)疔瘡,大毒諸風。”
2、《綱目拾遺》:“治口瘡、喉腫,浮熱牙宣,耳疼目痛,煎此代茗。”“明目,解嵐瘴。”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急慢性扁桃體炎:金蓮花6g,蒲公英15g。開水沏,當茶飲,并可含漱。(《全國中草藥匯編》)
2、治慢性扁桃體炎:金蓮花3g,開水沏,當茶常喝;并含漱。如是急性,加量1倍用,或再加鴨跖草等量用。(出自《河北中藥手冊》)
3、治急性中耳炎,急性鼓膜炎,急性結膜炎(火眼),急性淋巴管炎:(紅絲疔)金蓮花、菊花各9g,生甘草3g,水煎服。(出自《河北中藥手冊》)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6-7月花盛開時采收,晾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金蓮花:花皺縮,展開后直徑2-5.2cm;萼片8-19片,金黃色,倒卵形或橢圓狀卵形,外層先端疏生三角形齒;花瓣13-22,棕色,線形,約與萼片等長;雄蕊多數;子房20多個聚合,花柱芒尖狀。氣微味苦。
2、寬瓣金蓮花:花皺縮,濕潤展平后,直徑2.5-4.8cm;萼片10-20,橙黃色寬橢圓形或倒卵形,長1-2.2cm,寬0.6-1.7cm,全緣或先端有不整齊小齒;花瓣18-22,棕色,匙狀線形,與萼片等長或稍短;雄蕊多數;子房多數,聚合,花柱短尖。氣微,味苦。
3、矮金蓮花:花單生,花梗長;萼片5,黃色,寬倒卵形;花瓣匙狀線形,棕色;雄蕊多數。氣微,味苦。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0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