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丸,中藥名。為多孔菌科多孔屬真菌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的干燥菌核。具有殺蟲消積的功效。主治絳蟲病,鉤蟲病,蛔蟲病,小兒疳積。
中文名稱
雷丸拉丁文名
Omphalia別名
雷矢、雷實、竹苓、白雷丸、竹餐芝、木連子、竹矢、雷公丸性味歸經
味微苦,性寒;歸胃、大腸經毒性
有小毒藥材分類
植物醫保類型
醫保(雷丸)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殺蟲消積。
主治1、絳蟲病、鉤蟲病、蛔蟲?。罕酒夫屜x面廣,對多種腸道寄生蟲均有驅殺作用,尤以驅殺絳蟲為佳。
2、小兒疳積:本品具殺蟲消積之功,主入陽明經以開滯消疳。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15-21g。1次5-7g,飯后用溫開水調服,1日3次,連服3天。
不良反應1、《名醫別錄》記載雷丸“有小毒”,并言“久服令人陰萎”,后世本草亦多從之,但少有服雷丸中毒的記載?,F代臨床應用雷丸的報道甚多,亦未見明顯毒性反應。
2、據臨床觀察,服雷丸粉偶有短暫的惡心或上腹部不適感,可能與直接吞服藥粉且用量偏大有關,不足證明是雷丸的毒性反應。
3、個別病人服含雷丸制劑出現月經異常,因例數太少且用復方,亦難確定是雷丸的毒副作用。目前尚無關于雷丸的詳細毒理研究報道,但從臨床應用來看,以常用量口服給藥是比較安全的。
4、雷丸的用量古今差異較大??傮w來看,古方用量較小,多入丸散以復方用藥;現代用量偏大,多單味研粉吞服,日用量可達60克之多。因口服用藥未見明顯毒性,用于驅蟲,以較大劑量短期應用為宜。
注意事項本品不宜煎服。無蟲積者禁服,有蟲積而脾胃虛寒者慎服。
化學成分主要成分為一種蛋白水解酶,稱雷丸素,含量約3%。此酶為一條多肽鏈的糖蛋白,含較多的酸性氨基酸,堿性氨基酸含量較低,其中蛋氨酸含量高達31.5%。此酶在pH8溶液中作用最強,酸性溶液中無效。其對酪蛋白、酯有水解作用,尚有凝乳、溶菌作用。此外,尚含雷丸多糖S-4002、鈣、鋁、鎂等。
藥理作用本品驅除絳蟲是通過該蛋白酶的作用,使蟲體蛋白質分解破壞、蟲頭不再附于腸壁而排出;50%雷丸乙醇提取物對豬蝴、蚯蚓及水蛭有殺滅作用;在5%雷丸煎劑培養液中,經5分鐘可使大部分陰道毛滴蟲蟲體顆粒變形;雷丸多糖S-4002有抗炎及提高動物免疫功能的作用;雷丸素對小鼠肉瘤S180。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關論述《本草求真》:“雷丸味苦而咸,性寒小毒,本竹余氣所結,得霹靂而生,故有雷丸之號。功專入胃除熱,消積化蟲,故凡濕熱內郁,癲癇狂走,汗出惡風,蟲積殆甚,腹大氣脹,蟲作人聲音,服之即能有效。”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鉤蟲病、蛔蟲病,與檳榔、牽牛子、木香、苦楝皮等同用,如追蟲丸(《證治準繩》);可用治蟯蟲病,與大黃、牽牛子共用;可用治腦囊蟲病,與半夏、茯苓等同用。
2、治小兒疳積,常配伍使君子、鶴虱、榧子肉、檳榔各等分,為末,乳食前溫米飲調下,如雷丸散(《楊氏家藏方》);亦可以雷丸配伍使君子、蒼術,另以雞蛋入藥蒸食。
鑒別用藥1、雷丸與使君子:二藥皆為殺蟲、消積、療疳之良藥。使君子甘溫,既益脾胃,又能殺蟲,為驅殺蛔蟲之要藥,用于蟲積腹痛,小兒疳積、消化不良及久吸阿片成癮所致脾胃虛弱,不思飲食,羸瘦倦怠,渾身疼痛等。雷丸苦寒,瀉熱通便殺蟲。二者相須為用可泄熱消積,驅殺腸蟲,絕癮止痛。但使君子善于驅蛔蟲、蟯蟲,主要適用于小兒蛔蟲病和蟯蟲??;雷丸主驅絳蟲,兼驅蛔蟲、鉤蟲,對絳蟲病療效較顯著,近年用治腦囊蟲病取得很好療效。
2、雷丸與檳榔:兩者皆為殺蟲佳品,能驅殺三蟲,其中對絳蟲療效最好。但檳榔辛苦,能開能泄,功擅消積導滯,破氣除脹,行氣利水,宣壅行滯,又能利氣止痛,用治食積氣滯,瀉痢后重,寒濕腳氣,胸腹脹滿等;又有截瘧之效,用治瘧疾寒熱久發不止,痰濕偏盛等。雷丸苦寒,清熱泄降,殺蟲消積作用,常用治驅殺絳蟲、鉤蟲、蛔蟲等以及小兒寒熱,驚啼不安,痞積腹痛,小兒疳積等。
3、雷丸與蕪荑:皆能殺蟲,然蕪荑殺蛔蟲為主;雷丸則偏殺絳蟲。
相關藥品囊蟲丸、驅蟲消食片、小兒積散、小兒奇應丸。
相關方劑追蟲丸(《證治準繩》)、小蘆薈丸(《古今醫鑒》)、丹參散(《圣惠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洗凈,曬干。生用。
炮制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干燥,粉碎?;蛉≡幉?,洗凈,略泡,潤透,切薄片,干燥。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置陰涼干燥處。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粉末灰黃色、棕色或黑褐色。菌絲黏結成大小不一的不規則團塊,無色,少數黃棕色或棕紅色。散在的菌絲較短,有分枝,直徑約4μm。草酸鈣方晶細小,直徑約至8μm,有的聚集成群。加硫酸后可見多量針狀結晶。
2、取本品粉末6g,加乙醇3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麥角甾醇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使成條狀,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酸(7:4:0.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磷鉬酸乙醇溶液,在140℃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干燥菌核呈類球形或不規則團塊狀,直徑1-3cm。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有略隆起的網狀細紋,質堅實,不易破裂,斷面不平坦,白色或淺灰黃色,似粉狀或顆粒狀,常有黃棕色大理石樣紋理。無臭,味微苫,嚼之有顆粒感,微帶粘性,久嚼無渣。以個大斷面色白、似粉狀者為佳。斷面色褐呈角質樣者不可供藥用。
飲片性狀1、雷丸:參見“藥材鑒別”項。
2、雷丸片:呈不規則薄片,表面灰黃色,邊沿黑褐色,質堅脆。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0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