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桐皮,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樗葉花椒ZanthoxylumailanthoidesSieb.etZucc.或朵椒ZanthoxylummulleRehd.的樹皮。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利小便的功效。主治風寒濕痹,腰膝疼痛,跌打損傷,腹痛腹瀉,小便不利,齒痛,濕疹,疥癬。
中文名稱
浙桐皮別名
海桐皮、木滿天星、鼓釘柴性味歸經
味辛、微苦,性平;歸肝、脾經毒性
小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通絡止痛,利小便。主治 風寒濕痹,腰膝疼痛,跌打損傷,腹痛腹瀉,小便不利,齒痛,濕疹,疥癬。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研末調敷或點水洗。
注意事項《廣西民族藥簡編》:“孕婦忌服。”
化學成分樗葉花椒樹皮含光葉花椒堿,茵芋堿,樟葉木防己堿,木蘭堿,揮發油等。
藥理作用1、鎮靜、鎮痛作用:樗葉花椒莖皮水提醇沉液以40g(生藥)/kg給小鼠灌服可顯著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以30g/kg給小鼠灌服,對醋酸所致小鼠扭體反應有顯著抑制作用;60g/kg灌服,極顯著提高熱板法所得的小鼠痛閾值。
2、解痙作用:樗葉花椒莖皮提取液20mg/ml可拮抗乙酰膽堿對在鼠離體回腸的收縮作用,拮抗率達100%。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樗葉花椒莖皮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體外抑菌濃度為1∶100,但對痢疾桿菌無效;1∶10時對堇色毛癬菌、許蘭黃癬菌、鐵銹色癬菌、紅色毛癬菌有抑制作用。
毒理作用樗葉花椒莖皮提取液以100g/kg給小鼠灌服,連續7d,肉眼觀察及尸檢均正常。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82±11.07g/kg。
相關論述1、《千金·食治》:“主中毒,腹痛,止齒疼。”
2、《本草拾遺》:“殺牙齒蟲,止痛?!?/p>
3、《天目山藥用植物志》:“祛風濕,通經絡。治腰膝疼痛,頑痹,痛經,婦人產后關節風痛?!?/p>
4、《福建藥物志》:“除濕利水,清熱解毒,理氣止痛。主治風濕關節痛,腹痛,腹瀉,小便不利,精神分裂癥,象皮腿?!?/p>
5、《廣西民族藥簡編》:“治乳腺炎初起。”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風濕痹痛,腰膝疼痛:①浙桐皮、牛膝、五加皮、羌活各9g。水煎或浸酒服。②浙桐皮、五加皮、鉆地風各9-15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2、治婦人產后關節風痛:樗葉花椒樹皮9-15g,配五加皮(五如科細柱五加)、鉆地風(五加科杞李葠)等同用。(《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秋季,剝取樹皮,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樗葉花椒:呈片狀或板片狀,兩邊略彎曲,厚0.5-3mm。外表面灰色或淡棕色,具縱裂紋及少數皮孔,并有分布較密的釘刺;釘刺大多呈乳突狀,少數縱扁或橫扁,高1-1.5cm,頂端銳尖,基部略圓,直徑0.8-2cm,頂端的銳刺在加工時多已折斷。內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光滑,在釘刺相對的皮內有卵狀凹痕。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不整齊。氣微,味微澀。
2、朵椒:皮厚1.5-2mm,外表面灰褐色,釘刺為乳突起或縱扁,高0.4-1.2cm,基部直徑0.7-2cm,亦可見兩個釘刺合生。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1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