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特青蘭,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甘青青蘭DracocephalumtanguticumMaxim.的帶根全草。具有清熱利濕,化瘓止咳的功效。主治黃疸型肝炎,胃炎,胃潰瘍,氣管炎。
中文名稱
唐古特青蘭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化瘓止咳。主治 黃疸型肝炎,胃炎,胃潰瘍,氣管炎。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化學成分全草含齊墩果酸,熊果酸,胡蘿卜甙,茵芋甙,大波斯菊甙,脂麻素,脂麻甙及脂麻甙-6″-乙酸酯等。
藥理作用耐缺氧作用:唐古特青蘭水提液以10g/kg灌胃或6.6g/kg腹腔注射,極顯著提高小鼠密閉缺氧耐受力;以6.6g/kg或3.3g/kg腹腔注射,顯著提高小鼠減壓耐缺氧能力。水提液以3.3g/kg給大鼠,小鼠腹腔注射,連續5d,在特高海拔4700m地區取樣測定大、小鼠紅細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使SOD活性較對照組顯著升高。模擬海拔6000m實驗條件,水提液以3.3g/kg給小鼠腹腔注射,連續11d,有抗肝臟脂質過氧化作用,降低異常增高的血紅蛋白,提示唐古特青蘭耐缺氧作用部分是通過抗氧自由基引起的。唐古特青蘭腹腔注射對正常家兔血液流變學無明顯影響。唐古特青蘭水提液以3g/kg腹腔注射,連續10d,對模擬海拔6500m缺氧10d所致大鼠血漿粘度比、血細胞比容等指標升高、血小板數減少,右心室肥厚傾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缺氧造成大鼠肺、肝、腎組織損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相關論述1、《西藏常用中草藥》:“和胃,疏肝。治胃炎,潰瘍病,肝炎,肝腫大。”
2、《青藏高原藥物圖鑒》:“清肝胃之熱。治胃炎,肝炎,頭暈,神疲,關節炎及癤瘡。”
3、《西寧中草藥》:“清熱、止痛、止咳。主治急性氣管炎,黃疸型肝炎。”
4、《中國民族藥志》:“用于黃水病類、便血、瘡口不愈。”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黃疸型肝炎:甘青青蘭30g,車前子9g。水煎服。
2、治急性氣管炎:甘青青蘭15g。水煎服。(1-2方出自《西寧中草藥》)
3、治胃酸過多,骨折:甘青青蘭3g,寒水石2g,藏木香3g。研細末,每次2-3g,每日2-3次。(《中國民族藥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7-8月采挖,洗凈泥土,切段晾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全草長20-50cm。根狀莖簇生多數細長的須根,長2-10cm,直徑0.5-1.2mm,黑褐色;質脆,易折斷,斷面中心有黃色木心。莖呈方柱形,直徑1-3mm,上部有倒向柔毛,表面綠色或紫紅色。葉對生,多皺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后為羽狀全裂,裂片線形,2-3對,與中脈成鈍角斜展,長1-3cm,寬1-3mm,邊緣反卷,兩面被短柔毛。輪傘花序,苞長卵形,每側具2-3線形裂片;花萼筒狀,長1-1.5cm,其5裂齒,藍紫色或黃綠色;花冠唇形,長2-2.5cm,藍紫色。氣清香,味辛微苦。
以色綠、香氣濃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1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