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石,中藥名。為變質巖類巖石蛇紋大理巖Ophicalcite.的石塊。具有化瘀止血的功效。主治瘀血阻滯的出血證等。
中文名稱
花蕊石拉丁文名
Ophicalcitum別名
花乳石、白云石性味歸經
味酸、澀,性平;歸肝經藥材分類
礦物醫保類型
醫保(花蕊石、煅花蕊石)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化瘀止血。
主治主治瘀血阻滯的出血證等。
用法用量內服:入散劑,3-6g。外用:研末撒。
注意事項孕婦禁服。
化學成分花蕊石主含鈣、鎂的碳酸鹽,并混有少量鐵鹽、鉛鹽及鋅、銅、鈷等元素以及少量的酸不溶物。
藥理作用本品能增強血中鈣離子濃度,使血管致密,有防止血漿滲出和促進血液凝血的作用,并能抗驚厥。
毒理作用花蕊石煎劑給小鼠靜脈注射的LD50為4.22kg,靜脈注射煅花蕊石煎劑的LD50則為21.5g/kg。
相關論述1、《本草綱目》:花蕊石,其功專于止血,能使血化為水,酸以收之也。而又能下死胎,落胞衣,去惡血。惡血化則胎與胞無阻滯之患矣。東垣謂胞衣不出,澀劑可以下之,故赤石脂亦能下胞胎,與此同義。葛可久治吐血出升斗,有花蕊石散;《和劑局方》治諸血及損傷、金瘡、胎產,有花蕊石散,皆云能化血為水,則此石之功,蓋非尋常草木之比也。
2、《本草求真》:花蕊石原屬劫藥,下血止后,須以獨參湯救補,則得之矣。若使過服,則于肌血有損,不可不謹。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咯血,可與白及、血余炭等合用,如花蕊石白及散(《經驗方》)。
2、治外傷出血,既可單味研末外敷,也可配硫黃,共研末外摻傷口,如花蕊石散(《和劑局方》)。
相關配伍花蕊石配蒲黃:花蕊石酸澀收斂,既能收斂止血,又能化瘀止血,多用于吐血、衄血、創傷出血;蒲黃化瘀止血,多用于婦女功能性子宮出血及產后腹痛、血瘀痛經。兩藥相配,止血化瘀。適用于內外各種出血而兼有瘀滯者。
鑒別用藥花蕊石與茜草:二藥均能止血化瘀,廣泛用于內外各種岀血而兼有瘀滯者。但茜草苦寒泄降,能涼血止血,又能活血散瘀,多用于血熱挾瘀的岀血證,還能消瘀滯,通血脈,利關節,故尚可用于血滯經閉及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等;花蕊石無論寒熱內外各種出血均可選用,多用于吐血、衄血、創傷出血等。
相關藥品花蕊石止血散、止血定痛片、止血寧。
相關方劑花蕊石散(《十藥神書》)、花蕊石散(《外科正宗》)、立應散(《瘍科選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采挖后,敲去雜石,選取有淡黃色或黃綠色彩暈的小塊作藥用。
炮制方法1、花蕊石: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干燥,碾碎。
2、煅花蕊石:取凈花蕊石,砸成小塊,置無煙爐火上或適宜容器內,用武火加熱煅至紅透取出放涼。碾碎。
3、醋淬花蕊石:取凈花蕊石,裝入罐中,置武火上煅至紅透,趁熱傾入醋中淬透,冷后研碎。每凈花蕊石100kg,用醋25kg。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置干燥處,防塵。醋淬花蕊石,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藥材鑒別
鑒別1、取本品粗粉1g,加稀鹽酸10ml,即泡沸,發生二氧化碳氣體,導入氫氧化鈣試液中,即生成白色沉淀。
2、取本品細粉0.2g置錐形瓶中,加稀鹽酸5ml,取上層澄清液1滴,置載玻片上,加硫酸溶液(1→4)1滴,靜置片刻,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針狀結晶。
3、取本品粉末0.2g,加稀鹽酸5ml,滴加氫氧化鈉試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離,沉淀分成兩份,一份中加過量的氫氧化鈉試液,沉淀不溶解,另一份中加碘試液,沉淀變為紅棕色。
藥材性狀本品為粒狀和致密塊狀集合體,呈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較粗糙,具棱角而不鋒利。白色或淡灰白色;對光照之具閃星樣光澤。其中夾有點狀或條狀的花紋(蛇紋石),呈淡黃綠色,蠟樣光澤,習稱“彩暈”。體重,質硬,砸碎后,斷面粗糙;可用小刀刻劃成痕。無臭,無味。以塊整齊、夾有黃綠色斑紋者為佳。
飲片性狀1、花蕊石:參見藥材性狀。
2、煅花蕊石:呈粉末狀,灰褐色,無光澤,質酥,易碎。
2、醋淬花蕊石:形如煅花蕊石,具有酸醋氣。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1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