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精草,中藥名。為谷精草科谷精草屬植物谷精草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的干燥帶花蕾的頭狀花序。具有疏散風熱,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風熱目赤,眼生翳膜,風熱頭痛、齒痛。
中文名稱
谷精草拉丁文名
Eriocauli Flos別名
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移星草、珍珠草、魚眼草、天星草、佛頂珠、灌耳草、翳子草、滿天星、羊殼珠、金箍棒、鼓錘草、谷星草、谷精子、耳朵刷子、挖耳朵草、衣鈕草、癩痢頭草性味歸經
味辛、甘,性平;歸肝、肺經藥材分類
植物醫保類型
醫保(谷精草)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疏散風熱,明目,退翳。
主治1、風熱目赤,眼生翳膜:本品輕浮升散,善疏散頭面風熱、明目退翳,用治風熱上攻所致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眼生翳膜者。
2、風熱頭痛、齒痛:取其疏散風熱止痛之效而治風熱頭痛、齒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5-10g。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化學成分含谷精草素。
藥理作用本品水浸劑體外試驗對某些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其煎劑對綠膿桿菌、肺炎雙球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風熱上攻所致目赤腫痛、羞明多淚、眼生翳膜者,可與荊芥、決明子、龍膽草等配伍,如谷精草湯(《審視瑤函》)。
2、治風熱頭痛、齒痛,常配薄荷、菊花、牛蒡子等藥同用。
相關配伍谷精草配密蒙花:谷精草甘平走行上焦,直達巔頂,善于疏散頭部風熱,而無寒涼遏抑之弊;密蒙花長于養血明目,專在治本。二藥配用,標本兼顧,使明目退翳作用增強。適用于肝血不足、風熱上壅之目生翳障、視物不清、迎風流淚等。
鑒別用藥1、蟬蛻與谷精草:兩者均味甘、歸肝經而能疏散風熱,明目退翳,主治風熱上擾引起的目赤翳障。然蟬蛻甘寒質輕,屬辛涼解表藥,長于疏散肺經風熱,宣肺療啞,故可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的發熱頭痛及風熱上攻之咽痛音啞;又能透疹止癢,息風止痙,適用于麻疹不透、風疹濕疹、皮膚瘙癢及小兒驚癇夜啼、破傷風證。谷精草甘平,輕浮升散,直上頭面,善于疏散頭面風熱而明目退翳。
2、木賊與谷精草:兩者均甘平,歸肝經,功能疏散風熱,明目退翳,主治外感風熱引起的目赤翳障、羞明多淚及外障目赤、翳膜遮睛屬肝虛者,且常相須為用。然木賊味苦入肺,屬辛涼解表藥,散風熱之力更強,有發汗解表之功,多用于目赤翳障兼表證者;又兼有止血作用,可用于便血痔血。谷精草質輕升浮,善疏散頭面風熱而明目退翳,常用治風熱上攻之目赤翳障,以及頭痛、牙痛、咽喉腫痛。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秋季釆收,將花序連同花莖拔出,干燥。
保存方法
置通風干燥處。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粉末黃綠色。腺毛頭部長橢圓形,1-4細胞,頂端細胞較長,表面有細密網狀紋理;柄單細胞。非腺毛甚長,2-4細胞。種皮表皮細胞表面觀扁長六角形,壁上衍生傘形支柱。花莖表皮細胞表面觀長條形,表面有縱直角質紋理,氣孔類長方形。果皮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念珠狀增厚。花粉粒類圓形,具螺旋狀萌發孔。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3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谷精草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丙酮(10:0.6)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主斑點。
藥材性狀本品頭狀花序呈半球形,直徑4-5mm;底部有苞片層層緊密排列,苞片淡黃綠色,有光澤,上部邊緣密生白色短毛;花序頂部灰白色。揉碎花序,可見多數黑色花藥及細小黃綠色未成熟的果實。花莖纖細,長短不一,直徑不及1mm,淡黃綠色,有數條扭曲的棱線。質柔軟無臭,味淡。
飲片性狀本品為不規則段狀,其余參見“藥材”項。
常見偽品偽品:
蚤綴:為石竹科植物蚤綴ArenariaserpyllifoliaL.的干燥全草。為細弱草本植物,莖呈圓柱形,直徑約1mm,黃綠色或淺黃綠色,節稍膨大,節間長1-3.5cm,有分枝。葉對生,無柄,葉片卵圓形,長2-5mm,直徑1.5-3mm。蒴果卵狀圓錐形,長3-4mm,寬2-2.5mm淺黃棕色,種子腎形,黑色,極小。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1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