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黃花,中藥名。為菊科植物一枝黃花SolidagodecurrensLour.的全草。具有疏風泄熱,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風熱感冒,頭痛,咽喉腫痛,肺熱咳嗽,黃疸,泄瀉,熱淋,癰腫瘡癤,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一枝黃花拉丁文名
SolidaginisHerba別名
野黃菊、山邊半枝香、灑金花、黃花細辛、黃花一枝香、黃花一條香、土澤蘭、百條根、一枝香、蛇頭王、金鎖匙、滿山黃、黃花兒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涼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疏風泄熱,解毒消腫。
主治風熱感冒,頭痛,咽喉腫痛,肺熱咳嗽,黃疸,泄瀉,熱淋,癰腫瘡癤,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20-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汁搽。
注意事項孕婦及脾胃虛寒,大便溏瀉者慎服。
化學成分地上部分含苯甲酸芐酯甙類成分:一枝黃花甙。花另含苯甲酸芐酯類成分:2,3,6-三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芐基)酯、2,6-二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芐基)酯、2,6-二甲氧基苯甲酸芐酯、2羥基-6-甲氧基苯甲酸芐酯。莖所含成分與花的相似。根除含2,6-二甲氧基苯甲酸芐酯、2,3,6-三甲氧基苯甲酸-(2-甲氧基芐基)酯、2-羥基-6-甲氧基苯甲酸芐酯外,還含當歸酸桂皮酯類成分:當歸酸3,5-二甲氧基-4-乙酰氧基桂皮酯、當歸酸-3-甲氧基-4-乙酰氧基桂皮酯;炔屬化合物成分:(2Z,8Z)-癸二烯-4,6-二炔酸甲酯、(2E,8Z)-癸二烯-4,6-二炔酸甲酯;甾醇類成分:谷甾醇。
藥理作用1、抗菌作用: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紅色癬菌及禽類癬菌有極強的殺菌作用。一枝黃花水煎醇提液有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其療效與制霉菌素相當。
2、平喘祛痰作用:對家兔實驗性支氣管炎(吸入氨蒸氣法),內服煎劑,可解除喘息癥狀,亦有祛痰作用。
3、其他作用:動物實驗證明能促進白細胞吞噬功能。對急性(出血性)腎炎有止血作用。提取物經小鼠皮下注射有利尿作用,但大劑量反可使尿量減少。
相關論述1、《植物名實圖考》:“洗腫毒。”
2、《湖南藥物志》:“疏風解毒,退熱行血,消腫止痛。”
3、《廣東中藥》:“破血,通關竅。治跌打損傷,皮膚瘙癢,纏身瘡。”
4、《江西草藥》:“清熱解毒,行血止痛。”
5、《浙江藥用植物志》:“止血。治外傷出血。”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防治感冒:(1)預防感冒:一枝黃花、忍冬藤、一點紅各適量。水煎服。(《福建藥物志》)(2)治風熱感冒:一枝黃花根9g,醉魚草根6g。水煎服,每日1劑。(《江西草藥》)
2、治急性扁桃體炎:(1)一枝黃花15g,一點紅、蟛蜞菊、土牛膝各9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2)一枝黃花、白毛鹿茸草各30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3)一枝黃花15g,土牛膝、威靈仙各9g。水煎服,亦可單味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3、治肺熱咳嗽,百日咳:一枝黃花、肺經草、兔兒風各15g,地龍6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4、治肺癰:一枝黃花根15g,豬肺1具。水燉,服湯食肺,每日1劑。(《江西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秋季花果期采挖,除去泥沙,曬干。
炮制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凈,稍潤,切段,干燥,篩去灰屑。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或置通風干燥處。
藥材鑒別
鑒別1、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多角形,垂周壁略呈念珠狀增厚。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氣孔不定式,略下陷。非腺毛有兩類:表皮非腺毛由3個細胞組成,壁薄,頂端1個細胞常萎縮成鼠尾狀,較小;葉緣非腺毛睫毛狀由3-7個細胞組成,壁稍厚,長180-500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90℃)50ml,超聲處理30分鐘,放冷,濾過,棄去石油醚液,藥渣揮干溶劑,加70%乙醇30ml,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一枝黃花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蘆丁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5-10μl、對照藥材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以含4%磷酸氫二鈉溶液制備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甲酸-水(8∶1∶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3%三氯化鋁乙醇溶液,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再噴以5%三氯化鐵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莖圓柱形,表面暗紫紅色或灰綠色,具縱紋,光滑無毛,莖端有稀毛;質堅而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中央有疏松的白色髓。單葉互生,下部葉具長柄,多脫落,上部葉無柄或近無柄;葉片多破碎而皺縮,上面黃綠色,下面淡綠色,展平后呈卵圓形、長圓形或披針形,長4-10cm,寬1.5-4cm,先端尖、漸尖或鈍,基部狹縮而形成翅狀葉柄,邊緣有尖銳鋸齒,上部葉鋸齒較疏至全緣。頭狀花序集生莖頂,排成總狀或圓錐狀,苞片3層,膜質宿存,花冠黃色,多脫落,冠毛黃白色,外露。氣清香,味苦。
以葉多、色綠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1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