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果欖,中藥名。為防己科青牛膽屬植物青牛膽Tinospora sagittata(Oliv.)Gagnep.或金果欖Tinospora capillipes Gagnep.的干燥塊根。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的功效。主治咽喉腫痛,癰腫疔毒。
中文名稱
金果欖拉丁文名
Tinosporae Radix別名
金楛欖、金苦欖、地膽、天鵝蛋、金欖、山慈姑、九龍膽、金牛膽、金線吊葫蘆、地苦膽、九牛子、苦地膽、金獅藤、九蓮子、地蠶、破石珠、九牛膽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歸肺、大腸經藥材分類
植物醫保類型
醫保(金果欖)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利咽,止痛。
主治1、咽喉腫痛:本品苦寒,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之功效,用治肺胃蘊熱,咽喉腫痛。
2、癰腫疔毒:本品苦寒,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治療熱毒蘊結,疔毒瘡癰,紅腫疼痛。
3、本品尚有清熱止痛作用,還可用于胃脘熱痛及瀉痢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3-9g。外用:適量。
注意事項脾胃虛弱者慎用。
化學成分本品主要含生物堿類,有防己堿、藥根堿、非洲防己堿等,另含有萜類及甾醇類。
藥理作用本品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抗酸性分枝桿菌、結核桿菌等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鉤端螺旋體也有抑制作用。所含掌葉防己堿能使幼年小鼠胸腺萎縮;有抗腎上腺素作用;并有相當強的抗膽堿酯酶的作用。水或醇的提取物中的苦味成分能降低空腹血糖,并增加葡萄糖耐量,其作用原理可能是促進胰島素分泌及增加糖攝取,同時抑制外周糖的釋放。此外還有解毒、止痛及興奮子宮的作用。
相關論述1、《本草再新》:“滋陰降火,止渴生津。”
2、《藥性考》:“解毒。咽喉痹急,口爛宜服。癰疽發背,蛇蝎蟲傷,磨涂。治目痛,耳脹,熱嗽,嵐瘴,吐衄,一切外癥。”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肺胃蘊熱,咽喉腫痛,《百草鏡》單用本品煎服,或與冰片共研粉吹喉;也可與梔子、青果、甘草等同用。
2、治熱毒蘊結,疔毒瘡癰,紅腫疼痛,《四川中藥志》將本品與鮮蒼耳草搗汁服用;《百草鏡》則將本品醋磨后,外敷患處。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9-11月間挖取塊根,切片,烘干或曬干。
炮制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浸泡至七成透,切厚片,干燥。
保存方法
置干燥處,防蛀。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粉末黃白色或灰白色。石細胞眾多,淡黃色或黃色,類長方形或多角形,直徑18-66μm,壁多三面增厚,胞腔內含草酸鈣方晶。草酸鈣方晶呈方形或長方形,直徑4-28μm。木栓細胞黃棕色或金黃色,表面觀呈多角形,微木化。淀粉粒甚多,類球形、盔帽形或多角狀圓形,直徑4-40μm,臍點人字形、短弧狀或點狀;復粒由2-5分粒組成。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古倫賓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3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濃氨試液(10:9:6: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日光和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或熒光斑點。
藥材性狀塊根呈不規則圓塊狀,長5-10cm,直徑3-6cm。表面棕黃色或淡褐色,粗糙不平,有深皺紋。質堅硬,不易擊碎、破開,橫斷面淡黃白色,導管束略呈放射狀排列,色較深。無臭,味苦。
飲片性狀本品為不規則的類圓形或橢圓形厚片。表面淡黃白色,維管束淡棕色呈放射狀排列,粉性。周邊棕黃色或淡褐色,質硬,氣淡,味苦。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1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