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腦,中藥名。為樟科樟屬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的枝、干、葉及根部,經提煉制成的顆粒狀物結晶。具有除濕殺蟲,溫散止痛,開竅辟穢的功效。主治痧脹腹痛、吐瀉、神昏、疥癬瘙癢、瘡瘍濕爛、寒濕腳氣、牙痛、跌打傷痛等。
中文名稱
樟腦拉丁文名
Camphora別名
韶腦、潮腦、腦子、油腦、樹腦性味歸經
味辛,性熱;歸心、脾經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除濕殺蟲,溫散止痛,開竅辟穢。主治1、主要用于痧脹腹痛、吐瀉、神昏、疥癬瘙癢、瘡瘍濕爛、寒濕腳氣、牙痛、跌打傷痛等。
2、西醫診為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證屬濕濁中阻者,牙體或牙周疾病引起的疼痛、皮膚淺表的化膿性炎癥、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證屬熱毒壅聚者,淋巴結結核、小兒中度營養不良證屬痰結血瘀者,以及破傷風證屬風毒外侵者。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0.06-0.15g,不入煎劑。外用:研末,或溶于酒中,或入軟膏敷搽。
不良反應1、樟腦為有毒中藥,內服0.5-1g可引起眩暈、頭痛、溫熱感,乃至興奮、譫妄等。2g以上在一暫時性鎮靜狀態后,即引起大腦皮層的興奮,導致癲癇樣痙攣,最后可由于呼吸衰竭乃至死亡。內服7-15g或肌內注射4g可致命。內服過量而中毒昏迷的患者,呼岀的氣有樟腦味,可作為確診的主要標準。外搽樟腦也可能引起過敏,搽后5分鐘可引起局部皮膚瘙癢、紅腫,全身泛發黃豆大瘙癢性風團,伴頭昏胸悶,呼吸困難。
2、中毒的救治主要是對癥治療,因其在體內解毒快,故救治常獲成功。在對癥治療中毒患者時,忌用鴉片類制劑,因鴉片類制劑對呼吸有抑制作用,還須忌食油類及乳汁、忌飲酒,因這些飲食能溶解消化道內未排出的樟腦,促進對其吸收,加重中毒。
3、發生樟腦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內服過量,故嚴格掌握用藥劑量是預防中毒的重要措施
注意事項 內服不宜過量,氣虛及孕婦禁服。皮膚過敏者慎用。化學成分為一種雙環萜酮(C10H16O)物質。
藥理作用1、局部作用:樟腦涂于皮膚有溫和的刺激及防腐作用,還有輕度的局部麻醉作用。
2、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3、對循環系統的作用:樟腦制劑曾一度廣泛應用為強心藥,但各家報告結果很不一致,迄今無定論。
4、此外,樟腦口服有驅風作用以及輕微的祛痰作用。
毒理作用 誤服樟腦制劑可致中毒。內服0.5-1.0g可引起頭、頭痛、溫熱感,乃至興合、譫妄等。2.0g以上在一過性的鎮靜狀態后,即出現大腦皮層興奮,導致癲癇樣痙攣,最后由于呼吸衰竭而死亡。樟腦對人的最小致死量為2g;兒童攝食0.75g即可死亡。其治療方法與其他中樞興奮藥中毒時相同。相關論述1、《普濟方》:作膏治諸惡瘡及打撲損傷,風濕腳氣等癥。
2、《品匯精要》:主殺蟲,除疥癬,療湯火瘡,敵穢氣。
3、《本草品匯精要》:主殺蟲,除疥癬,療湯火瘡,敵穢氣。
4、《本草綱目》:通關竅,利滯氣,治中惡邪氣、霍亂、心腹痛、寒濕腳氣、疥癬、風瘙、齲齒、殺蟲,避蠹,著鞋中去腳氣。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癬可與土槿皮、川椒、白礬等配伍應用。
2、治臁瘡,與枯礬、輕粉共為細末,濕則干摻,干則油調敷,如香白散(《外科大成》)。
3、治瘰疬潰爛,若與雄黃等份為末,用時先以荊芥煎湯洗患處,再用麻油調涂,如雄腦散(《外科全生集》)。
4、治跌打傷痛,肌膚完好者,可泡酒外擦。
5、治齲齒牙痛,與黃丹、皂角(去皮、核)各等份為末,蜜丸,塞孔中(《余居士選奇方》)。
6、治感受穢濁疫癘或暑濕之邪,而致腹痛悶亂、吐瀉昏厥諸證,與沒藥、乳香(1:2:3)共為細末,每次以茶水調服0.1g,如《本草正義》方。
相關配伍1、樟腦配麝香:樟腦辛熱,功能開竅辟穢;麝香辛溫,芳香走竄,功能開竅醒神。二藥配伍,能大大增強其開竅辟穢醒神作用。適用于中惡,卒然昏倒或熱病神識昏迷及吐瀉腹痛等。
2、樟腦配朱砂:樟腦殺蟲止痛;朱砂甘寒,功能清熱解毒。二藥相配,可增強其解毒止痛的作用,外搽可用于牙痛的治療。
3、樟腦配黃柏:樟腦外用可除濕殺蟲,溫散止痛;黃柏苦寒燥濕,善清下焦濕熱。兩藥相配,能增強其清熱燥濕,殺蟲止痛的作用,而又無寒涼阻遏氣機之弊。適用于常年爛腳,皮蛀作癢,腐爛疼痛等。
鑒別用藥1、樟腦與蟾酥:蟾酥、樟腦均味辛性溫熱,有毒,都有開竅醒神、辟穢止痛之功,能治療痧脹腹痛、吐瀉不止、神昏等。蟾酥又有較強的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治療癰疽惡瘡、咽喉腫痛、各種牙痛,內服外敷均效,但外用不可入目;樟腦外用具有除濕殺蟲、溫散止痛之效,可用于疥癬瘙癢、濕瘡潰爛及牙痛、跌打傷痛等。
2、樟腦與冰片:樟腦與冰片均有通竅作用,但其性味不同,治療迥異。冰片辛、苦、微寒,開竅醒神,清熱止痛,多用于各種昏厥及口瘡咽腫;樟腦辛熱,通竅辟穢,止痛殺蟲,多用于心腹脹痛,跌打損傷。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每年多在9-12月砍伐老樹,鋸劈成碎片,置蒸餾器中進行蒸餾,冷卻后即得粗制樟腦,再經升華精制而得精制樟腦。因易揮發,應密封保存。炮制方法取原藥材,攤于清潔的紙上,除去雜質,吸除殘為小顆粒狀、結晶性粉末。白色或黃白色,有留油脂及水分,研成細末。
保存方法
貯密閉的容器內,置陰涼干燥處,避熱。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樟腦為白色的結晶性粉末或為無色透明的硬塊,粗制品則略帶黃色,有光亮,在常溫中易揮發,火試能發生有煙的紅色火焰而燃燒。若加少量乙醇、乙醚或氯仿則易研成白粉。具竄透性的特異芳香,味初辛辣而后清涼。以潔白、透明、純凈者為佳。
飲片性狀 為小顆粒狀、結晶性粉末。白色或黃白色,有光澤。氣芳香,濃烈刺鼻,味辛辣而后有清涼感。在常溫下易揮發。易點燃,燃燒時能發出多量黑煙和有光的火焰。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2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