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木,中藥名。為大風子科植物柞木Xylosmaracemosum(Sieb.etZucc.)Miq.和長葉柞木XylosmalongifoliumClos的根皮、莖皮、枝、根入藥。柞木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及四川等省,長葉柞木分布于廣西、廣東及云南等地。具有清熱利濕,散瘀止血,消腫止痛之功效。根皮、莖皮用于黃疸水腫,死胎不下,根、葉用于跌打腫痛,骨折,脫臼,外傷出血。
中文名稱
柞木性味歸經
味苦、澀,性寒,枝:歸肝經;皮:歸肝、脾經;根:歸肝、脾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利濕,散瘀止血,消腫止痛。
主治根皮、莖皮用于黃疸水腫,死胎不下,根、葉用于跌打腫痛,骨折,脫臼,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9-12g。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或用葉以30%的乙醇制成30%的搽劑,供外搽或濕敷用。
禁忌孕婦禁用。
注意事項孕婦禁用。
相關論述1、《綱目》:“治腫毒癰疽?!?/p>
2、《草木便方》:“葉敷癰疽發背?!?/p>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痢疾:柞木根90g。煎湯服。(《湖南藥物志》
2、治肺結核咯血:鮮柞木根皮60-120g。水煎服。(《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3、治鼠瘺:柞木皮五升。上一味,以水一斗,煮熟去皮,煎,令汁得二升,稍稍服盡。當有宿肉出即愈。(《外臺》引張子仁方)
4、治鼠咬傷:柞木皮6g,當歸0.9g,川穹0.9g,金銀花3g,大黃1.5g,甘草0.3g。水煎服。(《救急選方》柞木皮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曬干。
炮制方法枝:擇凈雜質,用清水浸泡至透,切1cm段,攤開烘干或曬干。篩去碎末,擇凈雜質即得。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2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