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木香,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川木香Vladimiriasouliei(franch.)Ling或灰毛川木香Vladimiriasouliei(franch.)Lingvar.cinerealing的干燥根。具有行氣止痛,溫中和胃的功效。主治脘腹脹痛,嘔吐,腸鳴泄瀉,里急后重,兩脅不舒,肝膽疼痛。
中文名稱
川木香拉丁文名
VladimiriaeRadix別名
木香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溫;歸肝、胃、大腸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行氣止痛,溫中和胃。
主治脘腹脹痛,嘔吐,腸鳴泄瀉,里急后重,兩脅不舒,肝膽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9g,宜后下;研末,0.5-0.9g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化學成分從川木香根中分得揮發油,得率為0.8%,用GC/MS鑒定了其中26個成分,揮發油的主要成分為去氫木香內酯。根中含倍半萜內酯:愈創木-4(15),10(14),11(13)-三烯-12,6α-內酯、3β-乙酰氧基愈創木-4(15),10(14),11(13)-三烯-12,6α-內酯、3β-羥基-11βH-愈創木-4(15),10(14),-二烯12,6α-內酯、3β-乙酰氧基-11βH-愈創木4(15),10(14)-二烯-12,6α-內酯等。
相關論述1、《全國中草藥匯編》:“辛、苦,溫?!?/p>
2、南藥《中草藥學》:“入脾、胃、大腸經。”
3、《全國中草藥匯編》:“行氣止痛,和胃止瀉。主治肝胃氣痛,嘔吐,腹痛,泄瀉,痢疾里急后重?!?/p>
4、南藥《中草藥學》:“主治消化不良?!?/p>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須根、泥沙及根頭上的膠狀物,干燥。
炮制方法1、川木香:取藥材,除去雜質及“油頭”,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2、煨川木香:取凈川木香片,在鐵絲匾中,用一層草紙,一層川木香,間隔平鋪數層,置爐火旁或烘干室內,烘煨至川木香中所含的揮發油滲至紙上,取出,放涼。
保存方法
置陰涼干燥處。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棕色細胞。韌皮部射線較寬;篩管群與纖維束以及木質部的導管群與纖維束均呈交互徑向排列,呈整齊的放射狀。形成層環波狀彎曲,纖維束黃色,木化,并伴有石細胞。髓完好或已破裂。油室散在于射線或髓部薄壁組織中。薄壁細胞可見菊糖。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2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川木香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1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呈圓柱形,習稱“鐵桿木香”,或成縱槽狀半圓柱形,習稱“槽子木香”,稍彎曲,長10-30cm,直徑1-3cm,表面黃褐色或暗褐色,具較細的縱皺紋,外皮脫落處可見絲瓜絡狀細脈紋,根頭偶有黑色發粘的膠狀物,習稱“油頭”或“糊頭”。體較輕,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黃色,散有黃色稀疏油點及裂隙,木部較寬廣,有放射狀紋理;有的中心呈腐朽狀。氣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2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