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葉,中藥名。為蕁麻科植物苧麻Boehmerianivea(L.)Gaud.的葉。具有涼血止血,散瘀消腫,解毒的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血淋,尿血,月經(jīng)過多,外傷出血,跌仆腫痛,脫肛不收,丹毒,瘡腫,乳癰,濕疹,蛇蟲咬傷。
中文名稱
苧麻葉別名
家苧麻、野麻、白麻性味歸經(jīng)
味甘、微苦,性寒;歸肝、心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涼血止血,散瘀消腫,解毒。
主治咯血,吐血,血淋,尿血,月經(jīng)過多,外傷出血,跌仆腫痛,脫肛不收,丹毒,瘡腫,乳癰,濕疹,蛇蟲咬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煎湯外洗,或搗服。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者慎服。
化學(xué)成分苧麻葉中含蕓香甙、野漆樹甙;新鮮苧麻葉中含葉黃素、α和β-胡蘿卜素;干燥的苧麻葉中含葉黃素、β-胡蘿卜素、谷氨酸。
相關(guān)論述《本草綱目》:“金瘡傷折血出,瘀血。”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冷痢白凍:五日采麻葉,陰干為末。每服二錢,冷水調(diào)下。勿吃熱物,令人悶倒。只吃冷物。小兒半錢。(《楊子建護(hù)命方》)
2、治蛇虺咬傷:青麻嫩頭搗汁,和酒等分,服三盞。以渣敷之,毒從竅中出,以渣棄水中即不發(fā)。看傷處有竅是雄蛇,無竅是雌蛇,以針挑破傷處成竅,敷藥。(《摘玄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春、夏、秋季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葉多皺縮,全體綠棕色,有毛,葉片展平后為寬卵形,長達(dá)15cm以上,寬5-10c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或?qū)捫ㄐ危吘売写铸X。基出脈3條,上面微凹,下面微隆起。葉柄較長,長達(dá)7cm。氣微,味微辛、微苦。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2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