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回香,中藥名。為木蘭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verumHook.f.的干燥成熟果實。具有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嘔吐,脘腹疼痛,寒濕腳氣。
中文名稱
八角茴香拉丁文名
AnisiStellatiFructus別名
舶上茴香、大茴香、八角珠、八角香、八角大茴、八角、原油茴、八月珠、大料、五香八角性味歸經
味辛、甘,性溫,歸肝、腎、脾胃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散寒,理氣,止痛。
主治1、疝痛,睪丸偏墜:八角茴香性味辛溫,有散寒止痛功效。
2、中寒嘔吐,飲食不消,脘腹脹痛:本品能溫胃理氣止痛。
3、本品尚治寒濕腳氣。外用治毒蟲螫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注意事項陰虛火旺者禁服。
化學成分果實主含黃酮類化合物,內有:槲皮素-3-O-鼠李糖甙-槲皮素-3-O-葡萄糖甙、槲皮素3-O-半乳糖甙、槲皮素-3-O-木糖甙、槲皮素、山柰酚、山柰酚-3-O-葡萄糖甙、山柰酚-3-O-半乳糖甙、山柰酚-3蕓香糖甙。還含有機酸類化合物,內有羥基桂皮酸、羥基本甲酸等。又含揮發油,其中主成分是反式茴香腦,還有對丙烯基苯基異戊烯醚、樟烯、月桂烯等。
藥理作用1、抑菌作用:本品水劑對人型結核桿菌及枯草桿菌有抑制作用。醇提取物在體外對革蘭陽性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白喉桿菌等)和革蘭陰性菌(如枯草桿菌、大腸桿菌、霍亂弧菌及傷寒、副傷寒、痢疾桿菌等),以及常見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2、升白細胞作用:茴香腦有升高白細胞的作用,給正常犬灌服茴香腦200mg/只或肌注300mg/只;正常家兔和猴肌汁100mg/只,給藥后24h即出現升白現象,連續用藥,白細胞可繼續增加,停藥后2h白細胞仍為用藥前的157%,骨髓細胞數為用藥前188%、骨髓有核細胞呈活躍狀態。犬用環磷酰胺所致的白細胞減少癥,若同時服用茴香腦則可使犬全部存活,白細胞下降慢、恢復快。對化療病人的白細胞減少癥有較好療效。
3、雌激素活性:茴香腦具有雌激素活性,其活性為50小鼠單位(M.u./ml)或100大鼠單位(R.u./ml)。
4、刺激作用:揮發油中的茴香腦具有剌激作用,能促進腸胃蠕動,緩解腹部疼痛;對呼吸道分泌細胞有刺激作用而促進分泌,可用于祛痰。
毒理作用八角茴香研粉,水煮,過濾,濃縮后給小鼠灌胃25g/kg,觀察7d,無1只死亡。苘香腦給小鼠灌的LD50為4g/kg;腹腔射的LD50為1.5g/kg,茴香腦順式異構體大鼠腹腔射LD500.07g/kg;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0.095g/kg,茴香腦反式異構體大鼠腹腔注射LD50為2.67g/kg,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1.41g/kg,提示順式毒性大。八角茴香含少量黃樟醚,黃樟醚對大鼠和犬可誘發肝癌。對八角香提出的揮發油進行鼠傷寒沙門菌營養缺陷型回復突變試驗(Ames試驗),選用菌株為TA98、TA100,結果表明,揮發油中黃樟醚未顯示出致突變作用,可能含量太少,不能引起測檢菌的回復突變。
相關論述1、《本草正》:“能溫胃止吐,調中止痛,除齒牙口疾,下氣,解毒。”
2、《醫林纂要·藥性》:“潤腎補腎,舒肝木,達陰郁,舒筋,下除腳氣。”
3、《醫學摘粹·本草》:“降氣止嶇,溫胃下食,暖腰膝,消?疝。”
4、《藥論》:“開胃口寒痰之噎膈,散膀胱疝氣之沖心。”
5、《廣西本草選編》:“(治)毒蟲咬傷。”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藥膳食療:八角茴香水
1、功效:調味、驅風等。用于健胃止嘔、嘔吐腹痛等癥。
2、原材料:八角茴香油20毫升,食用酒精570毫升。
3、做法:取八角茴香油,加食用酒精。攪拌溶解后,緩緩加入100毫升的水,隨加隨攪拌,加滑石粉適量,攪拌,濾過后即得八角茴香水。
4、用法:口服,一次0.1-1.0毫升,一日0.3-3.0毫升。
相關配伍1、治寒疝腹痛,配吳茱萸、蔥白等冋用;治睪丸偏墜,配橘核、荔枝核等。
2、治腰膝冷痛,單味應用或與杜仲、狗脊等配合。
3、治胃寒嘔吐,配生姜、丁香。
4、治食不消化,配炒枳殼、焦山楂。
5、治脘腹脹滿冷痛,配橘皮、白豆蔻。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秋、冬二季果實由綠變黃時采摘,置沸水中略燙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炮制方法1、八角茴香: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果柄,篩去灰屑。
2、炒八角茴香:取原藥材,于熱鍋中用文火微炒,取出放涼。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粉末紅棕色。內果皮柵狀細胞長柱形,長200-546μm,壁稍厚,紋孔口十字狀或人字狀。種皮石細胞黃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壁極厚,波狀彎曲,胞腔分枝狀,內含棕黑色物;斷面觀長方形,壁不均勻增厚。果皮石細胞類長方形、長圓形或分枝狀,壁厚。纖維長,單個散在或成束,直徑29-60μm,壁木化,有紋孔。中果皮細胞紅棕色,散有油細胞。內胚乳細胞多角形,含脂肪油滴和糊粉粒。
2、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乙醚(1∶1)混合溶液15ml,密塞,振搖15分鐘,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無水乙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吸取供試品溶液2μl,點于硅膠G薄層板上,揮干,再點加間苯三酚鹽酸試液2μl,即顯粉紅色至紫紅色的圓環。
3、精密吸取〔鑒別〕2項下的供試品溶液10μl,置10ml量瓶中,加無水乙醇至刻度,搖勻,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測定,在259nm波長處有最大吸收。
4、取八角茴香對照藥材1g,照〔鑒別〕2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另取茴香醛對照品,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0μl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鑒別〕2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及上述兩種對照溶液各5-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丙酮-乙酸乙酯(19∶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間苯三酚鹽酸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色至橙紅色斑點。
藥材性狀聚合果約由8個(稀5-13個)蓇葖果聚成,各分果近等大,放射狀排列于中軸上,蓇葖果長1-2cm,向0.5-1cm,外表面棕褐色或紅褐色,有不規則皺紋,頂端鈍或鈍尖,果皮較厚,上側多開裂成小艇形;內表面淡棕色,有光澤。每個蓇葖果含種子1粒,扁卵圓形,紅棕色或灰棕色,有光澤。果梗長3-4cm,彎曲,常脫落。氣芳香,味辛、甜。
以個大、色紅、油性大、香氣濃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2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