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葉,中藥名。為樟科樟屬植物樟Cinnamomumcamphora(L.)Presl.的葉或枝葉。植物樟,分布于我國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江蘇、浙江、安徽、福建、臺灣、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尤以臺灣為最多。具有祛風,除濕,解毒,殺蟲之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胃痛,水火燙傷,瘡瘍腫毒,慢性下肢潰瘍,疥癬,皮膚瘙癢,毒蟲咬傷。
中文名稱
樟樹葉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入心、脾、肺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解毒,殺蟲。主治 風濕痹痛,胃痛,水火燙傷,瘡瘍腫毒,慢性下肢潰瘍,疥癬,皮膚瘙癢,毒蟲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搗汁、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注意事項 孕婦禁服。藥理作用 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綠膿桿菌有較弱的抑制作用。相關論述1、《嶺南草藥志》:“散風消腫,止癢鎮痛。”
2、《廣西中藥志》:“洗風濕。”
3、《全國中草藥匯編》:“外用治慢性下肢潰瘍,皮膚瘙癢。”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治療支氣管炎哮喘及喘息型氣管炎相關配伍1、治腫毒,樟樹葉搗爛敷。(《湖南藥物志》)
2、治火傷,樟樹莖、葉煎濃汁,洗搽傷處。(《湖南藥物志》)
3、治蜈蚣咬傷,鮮樟樹枝適量,煎水兩碗服。(《香港中草藥》)
4、治鉤蟲病,樟嫩梢250g,水1000g,煎至250g,次晨空腹溫服。(《江西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3月下旬以前及5月上旬后含油多時采,鮮用或晾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2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