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花,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玉簪Hostaplantaginea(Lam.)Ascherson的花。具有清熱解毒,利水,通經的功效。主治咽喉腫痛,瘡癰腫痛,小便不利,經閉。
中文名稱
玉簪花別名
內消花、白鶴花、白鶴仙、白萼、玉泡花、銀凈花性味歸經
味苦、甘,性涼毒性
小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利水,通經。主治 咽喉腫痛,瘡癰腫痛,小便不利,經閉。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搗敷。注意事項 不可過服、久服。藥理作用 抗腫瘤作用:玉簪根的水提取物經整體動物試驗表明,對艾氏腹水癌細胞具有高度抗腫瘤活性,抗腫瘤的活性成分為高分子化合物。玉簪醇浸膏0.26g/kg口服或腹腔注射,連續6d,對小鼠白血病L615有抑制作用,抑制率28.5%。毒理作用 玉簪全株有毒,可損傷牙齒而致牙齒脫落。相關論述 《品匯精要》:“未開時采,以拖面煎食,肥滑香美。至秋作莢,四瓣如馬藺子,其實若榆錢而狹長也。”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治療燒傷。相關配伍1、治咽喉腫痛:玉簪花3g,板藍根、玄參各15g。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2、治牙痛、咽喉痛:玉簪花適量。水煎含漱。(《青島中草藥手冊》)
3、治小便不通:玉簪花、蛇蛻各6g,丁香3g。共為末,每服3g,酒調送下。(《綱目拾遺》引《醫學指南》玉龍散)
附注 該物種在貴州野生資源量小,應加以保護。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在7-8月份花似開非開時采摘,曬干。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置陰涼干燥處。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多皺縮成條狀。花被漏斗狀,白色或淡棕黃色。先端6裂,裂片長橢圓形。雄蕊6,下部與花被筒貼生。氣微香,味略苦。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2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