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茶辣,中藥名。為楝科植物灰毛漿果楝Cipadessacinerascens(Pellegr.)Hand.-Mazz.的根、樹皮或葉。分布于廣西、四川、貴州及云南等地。具有祛風化濕,行氣止痛之功效。用于感冒發熱,瘧疾,痢疾,脘腹絞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燙傷,皮炎,外傷出血。
中文名稱
野茶辣別名
軟柏木、大苦木、假吳萸、魚膽木、串黃皮、假茶辣、魚苦膽、山黃皮、老鴉飯、亞洛輕、石巖青、亞羅青、野胡椒、抱雞婆、老鴉樹、羅漢香、白酒藥、野白臘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微溫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化濕,行氣止痛。主治 用于感冒發熱,瘧疾,痢疾,脘腹絞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燙傷,皮炎,外傷出血。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注意事項 孕婦慎服。藥理作用 本品具有抗瘧疾作用和降血糖作用。相關論述 《廣西中草藥》:“祛風化濕,行氣止痛。治風濕,跌打,腹痛,痢疾。瘧疾?!?h2>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防治瘧疾:灰毛漿果楝皮9-15g。煎服。
2、治外傷出血:灰毛漿果楝鮮葉適量,搗爛敷患處。(1-2方出自《云南中草藥》)
3、治小兒皮炎,皮膚瘙癢:假茶辣葉、桃葉各適量。煎水洗患處。(《全國中草藥匯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根、葉全年均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樹皮灰色,粗糙,小枝有棱,被絨毛。葉連柄長20-30cm,總軸和葉柄密被淡黃色柔毛;小葉4-5對,通常對生,紙質,卵形至卵狀長圓形,下部的遠較頂端的為小,先端漸尖或突尖,基部圓形至楔形、偏斜,兩面均被緊貼的灰黃色柔毛,背面尤甚,側脈8-10對。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2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