鼬鼠肉,中藥名。為鼬科動物黃鼬MustelasibiricaPallas的肉。我國除寧夏、青海、新疆外,其余各地均有分布。具有解毒,殺蟲,通淋,升高血小板之功效。常用于淋巴結結核,疥癬,瘡瘺,淋證,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中文名稱
鼬鼠肉性味歸經
味甘,性溫。歸肺、腎經毒性
小毒藥材分類
動物聲明
本詞條僅用于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殺蟲,通淋,升高血小板。主治 淋巴結結核,疥癬,瘡瘺,淋證,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用法用量 內服:燒存性研末,1.5-3g。外用:適量,煎油涂;或燒灰研末撒。相關論述1、《綱目》:“煎油涂瘡疥,殺蟲。”
2、《東醫寶鑒》:“療瘡瘺久不合。”
3、《中國動物藥》:“升高血小板。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并能解毒,通淋。治疥癬,淋病。”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相關配伍1、治淋病:黃鼬粉、梓白皮粉各等分,混合均勻。每服6g,日服2次。(《中國動物學》)
2、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黃鼬粉,每次服3g,每日3次,小兒酌情減量,2-3星期為1療程。一般2星期后血小板明顯上升,再鞏固1-2星期即可停藥。(《中國動物藥》)
3、治肝硬化,肝炎:黃鼠狼去皮、頭、蹄及內臟,焙干,研細末,加入等量甘草粉混勻。每日服3次,每次9g,開水送服。(《中國動物藥志》)
附注 接骨丹:為黃鼬的骨頭,可消腫止痛,治各種骨折。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集,多用獸夾或陷井捕捉。捕捉后殺死,去皮毛及腸雜,取肉,鮮用或烘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29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