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節,中藥名。為松科植物油松PinustabulacformisCarr.或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的干燥瘤狀節或分枝節。全年均可采收,鋸取后陰干。
中文名稱
油松節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溫。肝、腎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作用。
主治用于風寒濕痹,歷節風痛,轉筋攣急,跌打傷痛。
用法用量9~15g。
禁忌陰虛血燥者慎用。
注意事項陰虛血燥者慎用。
相關論述《臨床常用中藥手冊》:松節苦燥溫散,有祛風濕、止痛之功,用于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因性偏溫燥,以治寒痹痛為宜。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太平圣惠方》:用油松節如棗大一塊(碎切),胡椒七顆,入燒酒,須二、三盞,乘熱入飛過白礬少許,噙漱三、五口,立瘥。
2、《臨床常用中藥手冊》:風寒濕痹,歷節風痛,或腳痹痿軟,或腰腿疼痛,單用松節浸灑服,或配羌活、獨活、當歸、川芎;寒濕甚者,加配細辛、桂枝;治腳攣急轉筋,則配木瓜、白芍。
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劈成薄片或小塊。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本品呈扁圓節段狀或不規則的塊狀,長短粗細不一。外表面黃棕色、灰棕色或紅棕色,有時帶有棕色至黑棕色油斑,或有殘存的栓皮。質堅硬。橫截面木部淡棕色,心材色稍深,可見明顯的年輪環紋,顯油性;髓部小,淡黃棕色。縱斷面具縱直或扭曲紋理。有松節油香氣,味微苦辛。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3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