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葉,中藥名。為千屈菜科植物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的葉。吉林、河北、陜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癰瘡腫毒,乳癰,痢疾,濕疹,外傷出血。
中文名稱
紫薇葉性味歸經
味微苦、澀,性寒。歸肺、脾、大腸經毒性
無毒《湖南藥物志》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利濕止血。主治 癰瘡腫毒,乳癰,痢疾,濕疹,外傷出血。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研末。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敷,或煎水洗。藥理作用 抑菌作用。相關論述1、《湖南藥物志》:“消風清熱,活血止痛,安胎,解毒,利尿。”
2、《廣西本草選編》:“清熱利濕,活血止血,主治癰瘡腫毒,刀傷。”
3、《青島中草藥手冊》:“治赤白痢疾,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創傷出血,濕疹。”
4、《浙江藥用植物志》:“治癰疽腫毒,乳腺炎。”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癰瘡腫毒,刀傷:紫薇鮮葉搗爛外敷。(《廣西本草選編》)
2、治赤白痢疾,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紫薇根、葉各15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附注 其根(紫薇根)、花(紫薇花)亦供藥用。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備用。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4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