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韭,中藥名。為雨久花科植物雨久花Monochoriakorsakowii的全草。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及河南等地。具有利水通淋,祛痰,消腫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水腫,小便不利,淋濁,帶下,咳喘痰多,失眠,內外出血,難產胎死不下,癰疽,瘰疬,禿瘡,疥癬。
中文名稱
雨韭性味歸經
味甘,性寒。歸肺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肺熱,利濕熱,解瘡毒。主治 高熱咳喘,濕熱黃疸,丹毒,瘡癤。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搗敷。相關論述1、汪連仕《草藥方》:“去濕之功同茵陳?!保ㄒ浴毒V目拾遺》)
2、《綱目拾遺》:“散一切癤腫,消痔漏,明目。”
3、《吉林中草藥》:“清熱定喘,解毒消腫。治高熱,小兒丹毒?!?/p>
4、《沙漠地區藥用植物》:“治發燒咳嗽。”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臨床用于治療小兒感冒咳嗽、發熱,急性胃腸炎腹瀉及疔瘡等。相關配伍 治小兒高熱咳喘:雨久花6g,水煎,日服2次。(《吉林中草藥》)附注1、在延邊地區,雨久花嚴重地影響著水稻的分蘗和成穗。
2、雨久花單株種子產生數量大、發芽率高,此特性宜雨久花對磺酞脲類除草劑產生抗藥性。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切段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干燥全草常皺縮成團,帶根莖者,有眾多纖維狀須根。莖長約50cm,黃綠色,有皺紋和溝紋,無毛,基部呈紫褐色或紫紅色;斷面常中空。葉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狀心形,長2-10cm,寬2-8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全緣;薄紙質,葉脈弧形;葉柄長約25cm;莖生葉葉柄短,基部鞘狀抱莖。有時可見總狀花序,花被裂片6,藍色或藍褐色。氣微,味淡,微腥。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4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