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中藥名。為木犀科植物迎春花JasminumnudiflorumLindl的花。分布于陜西、甘肅、四川、云南、西藏。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之功效。常用于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小便熱痛,惡瘡腫毒,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迎春花性味歸經
味苦、微辛,性平。歸腎、膀胱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主治 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小便熱痛,惡瘡腫毒,跌打損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研末。外用:適量,搗敷或調麻油搽。藥理作用1、增強免疫。
2、抗心律失常作用。
3、鎮痛鎮靜作用。
4、抗菌作用。
5、其他作用:抗氧化性。
相關論述1、《貴州民間藥物》:“解熱利尿。治發熱頭痛,小便熱痛?!?/p>
2、《貴州草藥》:“解毒。治無名腫毒,發高燒?!?
、《青島中草藥手冊》:“活血散毒,消腫止痛。主治跌打損傷,刀傷出血?!?/p>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腫毒惡瘡:迎春花為末,酒調服,出汗即愈。(《衛生易簡方》)
2、治跌打損傷,刀傷出血:迎春花適量,搗爛外敷患處。(《中國藥用花卉》)
附注 探春花,山東有分布,藥用同迎春花。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4-5月開花時采收,鮮用或晾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花皺縮成團,展開后,可見狹窄的黃綠色葉狀苞片;萼片5-6枚,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與萼筒等長或較長;花冠棕黃色,直徑約2cm?;ü谕查L1-1.5cm,裂片通常6枚,倒卵形或橢圓形,約為冠筒長的1/2。氣清香,味微澀。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4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