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奶果,中藥名。為胡頹子科植物攀援胡頹子ElaeagnussarmentosaRehd.的全株。分布于廣西西部、云南等地。具有止咳平喘,止瀉,止血,活血消腫之功效。常用于久咳,哮喘,腹瀉,吐血,咯血,黃疸,風濕痹痛,跌打瘀腫,咽喉腫痛。
中文名稱
羊奶果別名
牛虱子果、羊山咪樹、長匐莖胡頹子性味歸經
味酸,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止咳平喘,止瀉,止血,活血消腫。主治 久咳,哮喘,腹瀉,吐血,咯血,黃疸,風濕痹痛,跌打瘀腫,咽喉腫痛。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止咳平喘,收斂止瀉。主治哮喘,虛咳,慢性支氣管炎,腸炎,腹瀉,跌打腫痛,風濕疼痛,黃疸,吐血,咯血,咽喉腫痛,感冒,小兒驚風,瘡癬。”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哮喘,虛咳,慢性支氣管炎:羊奶果葉15g,枇杷葉(去毛)15g,紅糖適量。水煎服。(《紅河中草藥》)
2、治腸炎,腹瀉:羊奶果實3-9g。水煎服。(《紅河中草藥》)
3、治跌打腫痛,風濕疼痛,黃疸:羊奶果根15-30g。水煎服。(《紅河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2-3月采收成熟果實,曬干;夏、秋季采挖根,切片曬干;葉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5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