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菠菜,中藥名。為蓼科植物長刺酸模RumextrisetiferStokes的根或全草。分布于東北、東南沿海及貴州、云南等地。具有涼血,解毒,殺蟲之功效。用于肺結核咯血,痔瘡出血,癰瘡腫毒,疥癬,皮膚瘙癢。
中文名稱
野菠菜別名
酸模、皺葉羊蹄、羊蹄根、野當歸、土大黃、野蘿卜、牛舌菜、千年不爛心、癬藥草、假大黃、連明子性味歸經
味酸、苦,性寒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涼血,解毒,殺蟲。
主治用于肺結核咯血,痔瘡出血,癰瘡腫毒,疥癬,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品用量加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
藥理作用全草乙醇提取物具有抑制須發癬菌和大小孢子菌生長的作用。其已烷和丁醇溶解部分的抗真菌作用更強。
相關論述《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手冊》:“殺蟲,清熱,涼血。治癰瘡腫痛,禿瘡癬癩和跌打腫痛等。”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肺結核咯血:長刺酸模30g,石仙桃45g。水煎,分3次涼服。(《中國民間生草藥原色圖譜》)
2、治瘡瘍腫痛:羊蹄根適量,黃糖15g,八角2只。共搗爛,敷患處。
3、治禿瘡癬癩:羊蹄根適量,搗爛,用醋調勻,布包擦患處。(2-3方出自《廣西民間常用中草藥手冊》)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根粗大,單根或數根簇生,偶有分枝,表面棕褐色,斷面黃色;味苦。莖粗壯。基生葉較大,葉具長柄,葉片披針形至長圓形,長可達20cm以上,寬1.5-4cm,基部多為楔形;莖生葉柄短,葉片較小,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截形或楔形,邊緣波狀皺褶,托葉鞘筒狀,膜質。圓錐花序,小花黃色或淡綠色。氣微,味苦、澀。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62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