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根,中藥名。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brevicornuMaxim.、箭葉葉淫羊藿Epimediumsagittatum(Sieb.etZucc.)Maxim.等的根及根莖。淫羊藿分布于內蒙古、北京、河北、山西、陜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等地。箭葉淫羊藿分布于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具有補腎助陽,祛風除濕之功效。常用于腎虛陽痿,小便淋瀝,喘咳,風濕痹痛。
中文名稱
淫羊藿根別名
仙靈脾根、羊藿根性味歸經
味辛、甘,性溫。歸腎、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補腎助陽,祛風除濕。主治 腎虛陽痿,小便淋瀝,喘咳,風濕痹痛。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浸酒;或研末為散。注意事項 陰虛而相火易動者禁服。藥理作用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增加冠脈流量、減慢心率和提高心肌的耐缺氧能力,并且有一定的中樞抑制和較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2、對骨代謝的影響: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同時促進骨細胞的功能。
相關論述1、《本草害利》:“補大腸、三焦,強筋骨,起陽事衰,利小便,除莖中痛。”
2、《分類草藥性》:“治男子虛淋,白濁,頭眩;婦人白帶,經水不調。并治吼喘。”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治小兒雀目,至暮無所見:仙靈脾根半兩,晚蠶蛾(微炒)半兩,射干一分,甘草(炙微赤,銼)一分。搗細羅為散。用羊子肝一枚,切開,摻藥二錢在內,以線系定,用黑豉一合,米泔一大盞,煮熟取出,分為二服,以汁下之。(《圣惠方》仙靈脾散)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秋采挖,洗凈曬干。
炮制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須根、雜質,洗凈,潤軟,切薄片,干燥,篩去碎屑。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切面類白色或淺棕色,皮部與木部不易分離;周邊深棕色至棕褐色,凹凸不平或呈結節狀,有須根或須根痕。質堅硬。氣微,味苦。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7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