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瀉葉,中藥名。澤瀉科植物澤瀉Alismaplantago-aquaticaLinn.的葉。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南及河北、新疆、河南等地。生于沼澤邊緣或栽培。具有益腎,止咳,通脈,下乳之功效。用于虛勞,咳喘,乳汁不下,瘡腫。
中文名稱
澤瀉葉性味歸經(jīng)
味微咸,性平,歸肺、肝、腎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益腎,止咳,通脈,下乳。主治 用于虛勞,咳喘,乳汁不下,瘡腫。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藥理作用葉含有刺激性物質(zhì),可作皮膚發(fā)紅劑。
相關(guān)論述1、《別錄》:“主大風(fēng),乳汁不出,產(chǎn)難,強(qiáng)陰氣,久服輕身。”
2、《日華子》:“壯水臟,下乳,通血脈。”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應(yīng)用用于治療慢性氣管炎。
相關(guān)配伍1、治虛勞:生澤瀉花葉(切)五兩。以水三升,煮至一升半,去滓,下羊肚、蔥、?等于汁中,煮羹香熟,任意食之。(《圣濟(jì)總錄》澤瀉羹)
2、治一般腫毒:鮮澤瀉葉60g。搗爛敷患處,每日換2次。(福州臺江區(qū)《民間實用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季采收,曬干或鮮用。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葉皺縮卷曲,展平后完整者呈橢圓形、長橢圓形或?qū)捖研危L6-12cm,寬4-8cm。兩面均為綠色或黃綠色,先端銳尖或鈍尖,基部圓形或心形,全緣;葉柄長20-30cm。呈細(xì)長圓柱狀,基部稍膨大成鞘狀。質(zhì)脆,易破碎。氣微,味微酸、澀。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7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