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漆樹根,中藥名。為漆樹科植物野漆Toxicodendronsuccedaneum(L.)O.Kuntze的根或根皮。分布于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及臺灣等地。具有散瘀止血,解毒之功效。用于咳血,吐血,尿血,血崩,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瘡毒疥癬,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野漆樹根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性寒。歸肝、腎、心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散瘀止血,解毒。主治 用于咳血,吐血,尿血,血崩,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瘡毒疥癬,毒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干品研末調(diào)敷。注意事項 對漆過敏者慎用。藥理作用 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異性溶血鏈球菌和炭疽、白喉、傷寒、綠膿、痢疾等桿菌也有抑制作用。相關(guān)論述 《貴州草藥》“清熱止血,利水通淋。”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肺結(jié)核咯血,潰瘍病出血:(野漆樹)根皮6-9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2、治小便出血:林背子15g,煨水沖苦竹水15g服。
3、治崩、帶:林背子30g。煨甜酒水服。(2-3方出自《貴州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挖根,洗凈,用根或剝?nèi)「ぃr用,或切片曬干。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7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