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牡丹根,中藥名。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MelastomacandidumD.Don的根。分布于華南及福建、臺灣、云南等地。具有健脾利濕,活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消化不良,食積腹痛,瀉痢,便血,衄血,月經不調,風濕痹痛,頭痛,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野牡丹根性味歸經
味酸、澀,性平。歸肝、脾、胃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利濕,活血止血。主治 用于消化不良,食積腹痛,瀉痢,便血,衄血,月經不調,風濕痹痛,頭痛,跌打損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研末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敷。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藥理作用1、具有止瀉作用。
2、具有抗菌作用。
相關論述 《貴州民間方藥集》:“收斂,止痛。治腸風下雪,吐血,衄血。”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用于治療消化不良,腸炎腹痛,痢疾便膿血,衄血,月經不調,閉經,跌打損傷,頭痛和風濕性關節炎等。相關配伍1、治肺結核:痢疾罐,首烏各15g,一朵云3g,鼠鞠草9g,折耳根30g。煨水服。(《貴州草藥》)
2、治細菌性痢疾:野牡丹根60g,火炭母60g。水煎,2次分服,每日1劑。(《四川中藥志》1979年)
3、治胃痛吐酸水:痢疾罐15g,香樟根9g。煨水服。(《貴州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7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