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彈樹,中藥名。為榆科植物紫彈樹CeltisbiondiiPamp.的葉、根皮、莖枝。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葉:清熱解毒。根:解毒消腫,祛痰止咳。莖枝:通絡(luò)止痛之功效。葉用于瘡毒潰爛;根用于乳癰腫痛,痰多咳喘;莖枝用于腰背酸痛。
中文名稱
紫彈樹性味歸經(jīng)
葉:味甘,性寒。根:味甘,性寒。莖枝:味甘,性寒。葉:歸心、胃經(jīng)。根:歸肺、胃經(jīng)。莖枝:歸肝、腎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葉:清熱解毒。根:解毒消腫,祛痰止咳。莖枝:通絡(luò)止痛。
主治葉用于瘡毒潰爛;根用于乳癰腫痛,痰多咳喘。莖枝用于腰背酸痛。
用法用量葉: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根: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莖枝:內(nèi)服:煎湯,15-30g。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者不宜用。
相關(guān)論述《天目山藥用植物志》:“清熱解毒,祛痰,利小便。治小兒解顱。”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瘡毒潰爛:(紫彈樹)葉加白糖搗敷患處,每日換2次。(《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2、治乳癰腫毒:(紫彈樹)根皮60-90g。水煎服。渣加白糖,搗爛涂敷患處。(《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3、治腰背酸痛:(紫彈樹)莖枝30-60g,狗脊9-15g,酒、水各半,燉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葉:春、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根:春初、秋末挖取根部,除去須根,泥土,剝皮,曬干。莖枝:全年均可采,切片,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葉片多破碎、皺縮,完整者展平后為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5-8cm,寬2-3.5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兩邊不相等,中上部邊緣有鋸齒,稀全緣;上表面暗黃綠色,較粗糙,下表面黃綠色;幼葉兩面被散生毛,脈上的毛較多,脈腋毛較密,老葉無毛;葉柄長3-7mm,具細軟毛。質(zhì)脆,易碎。氣微,味淡。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79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