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葉丁香,中藥名。為木犀科植物羽葉丁香SyringapinnatifoliaHemsl.的根或枝干。分布于內蒙古、陜西、寧夏、甘肅、青海、四川。具有溫中,降氣,暖腎之功效。用于治療脘腹冷痛,寒喘,子宮下垂,脫肛。
中文名稱
羽葉丁香性味歸經
味辛,性微溫。歸胃、腎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溫中,降氣,暖腎。
主治脘腹冷痛,寒喘,子宮下垂,脫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g;或研末。外用:適量,燒灰調涂;或燒煙熏。
注意事項陰虛者不宜用。
相關論述《寧夏中草藥手冊》:“降氣,溫中,暖腎。主治胃腹脹痛,寒喘,子宮下垂,脫肛,皮膚擦傷?!?/p>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胃腹脹痛:山沉香、小茴香各4.5g。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2、治寒喘:山沉香4.5g,五味子、附子各6g。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附注《陜甘寧青中草藥選》:“寧夏阿拉善左旗習慣以本品(羽葉丁香枝干)代沉香用?!?/p>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根,全年均可采挖,以秋末為好。挖取樹根,除凈外皮,曬干。夏、秋季采枝條,洗凈,切段,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根呈類圓柱形,常彎曲扭轉,有的一端分枝或一端漸細,歪向一側。表面光滑凹凸不平,有刀痕,顯光澤,順扭曲方向有縱向細裂縫;棕褐色并散有扭曲的淺棕色、黃棕色條紋或斑片。長短不一,粗細不等,一般長20-35cm,直徑2.5-5cm。質堅硬,敲之發出清脆聲,難折斷,整齊的斷面可見棕褐色分泌物與淺棕色木部相間排列成數個偏心性半圓形環。氣芳香,味微弱。取根的細端或根的木條,在酒精燈上燃燒,發出濃烈香氣,易燃,火苗冒黑煙,同時有棕黑色油滲出,油狀物凝固后,表面具光澤,嚼之無味,稍粘牙。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8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