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花,中藥名。為夾竹桃科長春花屬植物長春花Catharanthusroseus(L.)G.Don、黃長春花Catharanthusroseus(L.)G.Don.cv.Flavus的全草。植物長春花,我國華東、中南、西南有栽培。原產非洲東部;植物春長春花,產海南等地。具有解毒抗癌,清熱平肝之功效。主治多種癌腫,高血壓,癰腫瘡毒,燙傷。
中文名稱
長春花別名
雁來紅、日日新(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四時春、三萬花《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五色梅(南京),日日春(臺灣),四時花(上海),紅長春花(云南)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入肝、腎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抗癌,清熱平肝。主治 多種癌腫,高血壓,癰腫瘡毒,燙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將提取物制成注射劑靜脈注射。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敷。注意事項 長春花用于癌腫,多用其提取物靜脈注射。但可引起白細胞減少,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痛,使秘,肌肉酸痛,手指麻木,深肌腱反射消失,復視,脫發等毒副反應,故必須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此外,本品注射劑局部刺激可引起栓塞性靜脈炎,注射時切勿使藥液漏出血管外,以免發生局部組織壞死。藥理作用1、抗腫瘤作用。
2、耐藥性。
3、降血壓與擴血管作用。
4、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
相關論述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鎮靜安神,平肝降壓。治高血壓。”
2、《廣西本草選編》:“清熱解毒,抗癌。主治霍奇金病,絨毛膜上皮癌,兒童淋巴性白血病,惡性淋巴腫瘤。”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療非何杰金淋巴瘤。
2、治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
3、治療高血壓。
4、治療流行性出血熱。
相關配伍1、治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長春花15g。水煎服。(《杭癌本草》)
2、治高血壓,①長春花全草6-9g。煎服。(《廣西本草選編》)②長春花6g,夏枯草、豨薟草、木蝴蝶各9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3、治瘡瘍腫毒,燒燙傷,長春花鮮葉適量,搗爛外敷。(《廣西本草選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當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選晴天收割地上部分,先切除植株莖部木質化硬莖,再切成長6cm的小段,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藥材性狀:全草長30-50cm。主根圓錐形,略彎曲。莖枝綠色或紅褐色,類圓柱形,有棱,折斷面纖維性,髓部中空。葉對生,皺縮,展平后呈倒卵形或長圓形,長3-6cm,寬1.5-2.5cm,先端鈍圓,具短尖,基部楔形,深綠色或綠褐色,羽狀脈明顯;葉柄甚短。枝端或葉腋有花,花冠高腳碟形,長約3cm,淡紅色或紫紅色。氣微,味微甘、苦。以葉片多、帶花者為佳。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8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