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小陰地蕨,中藥名。為陰地蕨科植物藥用陰地蕨BotrychiumofficinaleChing的全草。分布于四川南川、天全、丹巴等地,為四川特有種。具有解毒,散結,清熱止咳之功效。常用于瘡癰腫毒,瘰疬結核,肺熱咳嗽。
中文名稱
藥用小陰地蕨性味歸經
味微苦,性微寒。歸心、肺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散結,清熱止咳。主治 瘡癰腫毒,瘰疬結核,肺熱咳嗽。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相關論述 《中國藥用孢子植物》:“清熱,消腫,止咳。治瘡毒,淋巴結腫,肺熱咳嗽等。”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瘡毒:藥用小陰地蕨15g,忍冬藤15g。煎服。并取適量搗敷患處。(《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2、治淋巴結腫:藥用小陰地蕨15g,蛇莓15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3、治肺熱咳嗽:藥用小陰地蕨15g,金蕎麥15g,絲瓜藤10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干燥全草,長20-40cm。根莖粗壯而短,肉質。根莖上簇生多數(shù)須根。根莖及須根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質脆,易折斷,斷面類白色。葉柄櫻紅色,有縱紋,營養(yǎng)葉柄長3-8cm,較孢子葉柄細而短。葉片三角形,3回羽狀分裂。孢子囊群集成圓錐狀,長5-10cm,孢子囊棕褐色。氣微,味淡。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8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