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消容,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大豬屎豆CrotalariaassamicaBenth.的莖葉。分布于臺灣、湖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水消腫之功效。常用于小兒頭瘡,口瘡,牙痛,肺熱咳嗽咯血,跌打損傷,外傷出血,水腫,腎結石,膀胱炎,風濕骨痛。
中文名稱
自消容別名
十字珍珠草、自消融、通心草、大金不換、通心容、豬鈴豆、響鈴豆、野靛葉、牙益路之。性味歸經
味淡,性微涼。歸肺、肝經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水消腫。主治 小兒頭瘡,口瘡,牙痛,肺熱咳嗽咯血,跌打損傷,外傷出血,水腫,腎結石,膀胱炎,風濕骨痛。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或搗爛敷。注意事項孕婦禁服。本品主要有毒成分為野百合堿,對肝臟有直接損害,對骨髓、腎臟亦有損傷,不宜過量或久服。肝病或腎病患者禁服。
《全國中草藥匯編》:“孕婦忌服。”
藥理作用 抗腫瘤作用。相關論述1、《生草藥性備要》:“治腫脹,敷大惡瘡。”
2、《本草求原》:“消瘡毒。專治小兒頭瘡成堆。”
3、《嶺南采藥錄》:“善治牙痛。外敷消腫脹,消大惡瘡。”
4、《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解毒,降壓,利水。治熱咳,吐血,馬口瘡。”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療白血病。
2、治療惡性腫瘤。
相關配伍1、治小兒頭瘡成堆:(自消容)煎水洗;或為末,用油搽。(《本草求原》)
2、治馬口瘡:(自消容)葉搗爛,調蜂蜜外敷。(《全國中草藥匯編》)
3、治熱咳、吐血:(自消容葉)干用15-30g。水煎服,或與豬瘦肉燉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4、治牙痛:取(自消融)葉約10片,咸雞蛋1枚。同煎濃,加鹽少許飲之。服后10min,其患若失。(《嶺南采藥錄》)
附注 大豬屎豆根、種子亦入藥。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去凈雜質,洗凈鮮用或曬干。保存方法
捆扎成把,外加蒲席封固,存放于干燥處。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莖枝直徑4-8mm,有稍凸起之縱棱。葉多破碎,上面灰褐色或灰綠色,背面灰色。枝上尚可見到宿存的小托葉,色黃,貼伏于葉柄下兩旁。氣微,味淡。
以葉多、完整、干燥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8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