蕓薹,中藥名。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BrassicacampestrisL.的根、莖和葉。主產區是長江流域和西北。具有涼血散血,解毒消腫之功效。用于血痢,丹毒,熱毒瘡腫,乳癰,風疹,吐血。
中文名稱
蕓薹別名
胡菜、寒菜、薹菜、蕓薹菜、薹芥、青菜、紅油菜性味歸經
味辛、甘,性平,歸肺、肝、脾經毒性
無毒(《千金·食治》)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功效作用
功能涼血散血,解毒消腫。
主治用于血痢,丹毒,熱毒瘡腫,乳癰,風疹,吐血。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30-300g;搗汁服,20-100ml。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注意事項麻疹后、瘡疥、目疾患者不宜食。
藥理作用降眼壓的作用。
相關論述1、《新修本草》:“主風游丹腫,乳癰。”
2、《日華子》:“治產后血風及瘀血。”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赤游腫半身紅,漸漸展引不止:以蕓薹葉杵爛,敷之。(《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2、治風疹癢不止:用蕓薹三握,細銼爛研,絞取汁,于疹上熱揩,時時上藥令熱徹,又續煎椒湯洗。(《普濟方》)
3、治女子吹乳:蕓薹菜,搗爛敷之。(《日用本草》)
4、治勞傷吐血:紅油菜一窩(全株),熬水服。(《四川中藥志》1960年)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2-3月采收,多鮮用。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9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