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七,中藥名。為蓼科植物珠芽蓼PolygonumviviparumL.、圓穗蓼PolygonummacrophyllumD.Don、太白蓼PolygonumtaipaishanenseKung的根莖。珠芽蓼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及湖北等地;圓穗蓼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青海、湖北等地;太白蓼分布于陜西。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活血之功效。常用于咽喉腫痛,乳蛾,癰瘡腫毒,濕熱泄瀉,痢疾,赤白帶下,吐血,衄血,崩漏,腸風下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腰痛,關節疼痛。
中文名稱
蝎子七別名
石風丹、紅蝎子七、朱砂七、朱砂參、狼巴子、草河車、染布子、紅粉、猴子七、野高粱、猴娃子、紅三七、然波、山高粱、剪刀七、轉珠蓮、白粉、紫蓼、白蝎子七、土蜂子、蜂子帽、草血竭、弓腰老、拳參性味歸經
味苦、澀,性涼。歸脾、胃、大腸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止血,活血。主治 用于咽喉腫痛,乳蛾,癰瘡腫毒,濕熱泄瀉,痢疾,赤白帶下,吐血,衄血,崩漏,腸風下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腰痛,關節疼痛。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或磨汁涂;或鮮品搗敷。藥理作用1、抗菌作用。
2、抗病毒作用。
相關論述1、《甘肅中草藥手冊》:“止血。治外傷出血。”
2、《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止血。”
3、《陜西中草藥》:“收斂,止血,止帶。”“主治痢疾,腹瀉,腸風下血,崩漏,白帶,吐血,外傷出血。”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喉痛,扁桃體炎:草河車9g,蒲公英15g。煎服。
2、治癰疽癤疔,淋巴管炎:草河車12g,地丁15g。煎服或(草河車)用醋磨汁外敷。(1-2方出自《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3、治癰腫,無名腫毒:蝎子七9g,楤木根皮15g,細辛6g。共研細粉,水調敷。(《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4、治痢疾:蝎子七6-12g。開水煎服,加紅、白糖適量。(《陜西中草藥》)
5、治腸炎,痢疾:珠芽蓼、蒲公英各9g,委陵菜6g。水煎服。(《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6、治崩漏:蝎子七、鹿銜草各9g,金絲帶、太羌活、獅子七各6g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挖其根莖,除去須根及雜質,洗凈,晾干,切片備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珠芽蓼:根莖呈團塊狀或不規則的扁圓柱形,有時一端圓鈍,較粗,一端較細,彎曲如蝦狀,長2-9cm,直徑0.6-1.5cm。表面棕黑色或黑褐色,密具環節。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近平坦,灰棕色呈淺棕紫色,皮部約占斷面1/4-1/3,維管束小點15-30個,排列成環狀。氣微,味苦、澀。
(2)圓穗蓼:根莖扁圓柱形,長3-7cm,直徑0.8-2.5cm。表面棕褐色至暗褐色,有細密環紋,頂端常有莖痕及葉柄殘跡;下面具有眾多細根或細根痕,上面有葉柄殘跡。質堅硬,不易折斷,折斷面不平坦,粉紅色至紫紅色,皮部約占斷面的1/6-1/5,近皮部有黃白色維管束小點27-40個,斷續排列成環狀。氣微,味澀、微苦。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9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