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藜蘆,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阿爾泰藜蘆VeratrumlobelianumBernh的根及根莖。分布于新疆阿爾泰山。具有止痛,殺蟲,涌吐之功效。常用于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疥癬,惡瘡,癲狂痰壅。
中文名稱
新疆藜蘆別名
藜蘆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微溫。歸肺、胃、肝經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止痛,殺蟲,涌吐。主治 用于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疥癬,惡瘡,癲狂痰壅。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0.3-0.6g。外用:適量,研末,水調敷;或煎湯薰洗。注意事項 體弱氣虛者及孕婦禁服。服之吐不止者,可服蔥湯解。藥理作用1、降壓作用。
2、殺蟲。
3、其他作用:具有強烈的局部刺激作用,口服能催吐祛痰。
相關論述1、《新疆中草藥》:“止血,鎮痛,催吐,殺蟲。”
2、《新疆藥用植物志》:“治跌打損傷,風濕疼痛,疥癬,惡瘡,殺諸蟲毒。”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跌打損傷,風濕疼痛:藜蘆根3g,土當歸30g。共為細末,每服3g,姜湯或白酒送服。
2、治頑癬疥瘡:藜蘆、苦豆子根、白鮮皮、大黃各15g。煎水熏洗患處。(1-2方出自《新疆中草藥》)
3、治破傷風:藜蘆、大戟、甘遂各等分。共為細末,調蜂蜜為餅,貼傷口處(貼藥后病人腹內作響為見效)。(《新疆中草藥手冊》)
附注 藜蘆全株有毒,根部毒性較大,需慎用。據《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報導:“藜蘆中毒癥狀:口胃發熱疼痛,流口水,惡心,疝痛,下痢,無力,出汗,意識喪失,嚴重時便血,脈率不整,震顫,痙攣,譫語,昏迷不醒,最后因呼吸停止而死亡,民間內服蔥煎水或用雄黃、蔥頭、豬油同濃茶冷服,也可解毒。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后采收,切片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89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