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葉膽,中藥名。為龍膽科植物青葉膽SwertiamileensisT.N.HoetW.L.Shi、滇獐牙菜SwertiayunnanensisBurk.和美麗獐牙菜SwertiaangustifoliaBuch.HamexD.Donvar.puichella(D.Don)Burk.的全草。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主治濕熱黃疸,熱淋澀痛,濕熱瀉痢,赤白帶下,流行性感冒,瘧疾發熱,急性胃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外用可治急性結膜炎,過敏性皮炎。
中文名稱
青葉膽拉丁文名
SwertiaeMileensisHerba別名
肝炎草、小青魚膽、土疽藥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歸肝、膽、膀胱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利濕退黃。
主治濕熱黃疸,熱淋澀痛,濕熱瀉痢,赤白帶下,流行性感冒,瘧疾發熱,急性胃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外用可治急性結膜炎,過敏性皮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項虛寒者慎服。
化學成分青葉膽全草含齊墩果酸,日本當藥素即木犀草素-7-甲醚-6-C-β-葡萄糖甙,當藥素即-6-C-β-葡萄糖-芫花素。五種咕噸酮成分:即1,8-二羥基-3,5-二甲氧基咕噸酮,1,8-二羥基-3,7-二甲氧基咕噸酮,1-羥基-3,7,8-三甲氧基咕噸酮,1-羥基-2,3,4,5四甲氧基咕噸酮,1-羥基2,3,5-三甲氧基咕噸酮。當藥甙,紅白金花內酯,青葉膽內酯,當藥苦甙,2′-O-乙酰基當藥苦甙等。
藥理作用保肝作用:齊墩果酸100mg/kg,50mg/kg,30mg/kg分別給大鼠皮下注射,連續6d,對由四氯化碳(CCl4)引起的丙氨酸轉氨酶(ALT)的升高有明顯降低作用。青葉膽黃酮20mg/kg,苦味質20mg皮下注射,也能降低由CCl4所引起的ALT升高。由青葉膽分出的齊墩果酸、黃酮和苦味質三種成分混合物組成復方,其降酶作用比齊墩果酸單方或由其中兩種成分組成復方效果好。日本當藥素對大鼠由CCl4造成急性中毒性肝損傷引起的ALT的升高也有降低作用。
相關論述1、《云南中草藥》:“清肝膽濕熱,除胃中伏火。主治肝炎,泌尿系感染。”
2、《湖南藥物志》:“清熱解毒,利膽健胃。治急性胃炎,急性菌痢。”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春、夏季采集,曬干或鮮用。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粉末綠色或黃綠色。石細胞類圓形、類長方形、長條形或長梭形,有的有突起或一端延長,長100-120μm,直徑40-50μm,木化,壁厚5-10μm,孔溝明顯。纖維長梭形,長180-220μm,直徑8-10μm,木化,壁厚約2.5μm,孔溝明顯。葉的上表皮細胞壁波狀;下表皮細胞角質紋理不甚明顯,氣孔多數,不等式或不定式。草酸鈣結晶呈桿狀、針狀或片狀,多存在于葉肉細胞中。花粉粒圓形,直徑30-37μm,具3孔溝,表面有細網狀紋理。
2、取本品粉末5g,加甲醇45ml,加熱回流3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10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齊墩果酸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2∶4∶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紫紅色斑點。
3、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10分鐘,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青葉膽對照藥材0.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F254薄層板上,以氯甲烷-甲醇(17∶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254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全株長15-45cm。根圓柱形,長2-7cm,有時分枝,須根少,表面黃色或黃棕色。莖四棱形,棱角具極狹的翅,中空,直徑1-2mm;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下部常帶紅紫色,單葉對生,多皺縮或略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線形或披針形,長1-4cm,寬1-7mm,無柄。圓錐狀聚傘花序。蒴果狹卵形。種子多數,細小,棕褐色,卵形至類圓形。氣微,味苦。
以色綠、花多、味苦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0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