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盤子葉,中藥名。為大戟科植物算盤子Glochidionpuberum(L.)Hutch.的葉。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于濕熱瀉痢,黃疸,淋濁,帶下,發熱,咽喉腫痛,癰瘡癤腫,漆瘡,濕疹,蟲蛇咬傷。
中文名稱
算盤子葉性味歸經
味苦、澀,性涼。歸大腸、肝、肺經毒性
小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治 濕熱瀉痢,黃疸,淋濁,帶下,發熱,咽喉腫痛,癰瘡癤腫,漆瘡,濕疹,蟲蛇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鮮品30-60g;或焙干研末;或絞汁。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或搗爛敷。注意事項 孕婦禁服。藥理作用 殺菌、抑菌作用。相關論述1、《嶺南草藥志》:“清利濕熱,舒筋活絡,消腫拔毒。”
2、《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利濕,祛風活絡。主治感冒發熱,瘧疾,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風濕性關節炎,白帶,痛經?!?/p>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治療腸炎。相關配伍1、治下痢膿血:(算盤子)葉焙干研末,每次6g,茶調送服。(《泉州本草》)
2、治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算盤子葉、桃金娘葉各等量。(《全國中草藥匯編》)
3、治漆過敏:算盤子鮮葉、梧桐葉、桃仁各酌量。水煎熏洗。(《福建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備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具短柄,葉片長圓形、長圓狀卵形或披針形,長3-8cm,寬l-2.5cm,先端尖或鈍,基部寬楔形,全緣,上面僅脈上披疏短柔毛或幾無毛;下面粉綠色,密被短柔毛;葉片較厚,紙質或革質。氣微,味苦澀。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0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