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茶菜,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香茶菜Rabdosiaamethystoides(Benth.)Hara的地上部分。具有清熱利濕,活血散瘀,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濕熱黃疸,淋證,水腫,咽喉腫痛,關節痹痛,閉經,乳癰,痔瘡,發背,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香茶菜別名
蛇總管、山薄荷、蛇通管、小葉蛇總管、母豬花頭、盤龍七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涼;歸肝、腎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活血散瘀,解毒消腫。主治 濕熱黃疸,淋證,水腫,咽喉腫痛,關節痹痛,閉經,乳癰,痔瘡,發背,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鮮葉搗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項孕婦慎服。
化學成分莖葉含熊果酸,β-谷甾醇,硬脂酸,香茶菜甲素,茶菜醛,香茶菜酸,14-乙酰基-耐陰香茶菜素B,耐陰香茶菜素A、B,棕櫚酸,氫化蘭萼甲素又名王棗子甲素,蘭萼甲素、乙素。
藥理作用1、抗腫瘤作用:香茶菜含有的香茶菜甲素有抗實驗腫瘤及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作用。香茶菜甲素在體外培養人體癌細胞試驗中,對人體肝癌細胞株QGY-7703、人宮頸癌Hela細胞及人體食管癌細胞株(CaEs-17)均有明顯細胞毒作用,IC50分別為2.74μg/ml、1.33μg/ml、2.57μg/ml。在作用時間一定(3d)時,殺傷細胞能力隨藥物濃度增加而增強,呈濃度依賴性。細胞殺傷動力學分析表明,該化合物對食管癌細胞株的平均致死量為2.47μg/ml,其敏感性強于其他細胞株。在體一離體治療指數表明,其在臨床實踐中可能有一定療效。香茶菜甲素給接種艾氏腹水癌的小鼠腹腔注射,每日1次,連續7d,可明顯延長荷瘤小鼠存活時間。
2、抗菌作用:香茶菜甲素體外試管法測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分別為7.8μg/ml、450μg/ml。瓊脂平板擴散法表明香茶菜甲素對蠟樣芽胞杄菌、枯草桿菌、八疊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香茶菜甲素31μg/ml對福氏痢疾桿菌即有抑制作用。香茶菜體內試驗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3、抗炎作用:50%乙醇提取物以5g/kg、10g/kg給大鼠灌胃,均顯著抑制正常大鼠和摘除雙側腎上腺大鼠的角叉菜膠性足腫脹,作用持續5h以上。藥物以5g/kg、10g/kg給小鼠灌服,也能明顯抑制小鼠蛋清性足腫脹。醇提物5g/kg、10g/kg分別給大鼠灌胃,連續7d,顯著抑制大鼠巴豆油性氣囊腫滲出及肉芽組織增生。醇提物5g/kg、10g/kg給小鼠灌服,明顯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郭腫脹,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體反應。但醇提物不能延長摘除腎上腺大鼠的生存時間,提示抗炎與垂體-腎上腺系統無明顯關系。
4、對肝損傷的保護作用:香茶菜甲素以10mg/kg給大、小鼠皮下注射,連續5-6d,明顯對抗四氯化碳所致大、小鼠血清丙氨酸轉氨酶(ALT)升高;降低肝損傷大鼠肝內三酰甘油蓄積量,促進變性和壞死的肝細胞修復,但對正常大鼠ALT無影響。
5、其他作用:香茶菜甲素的乙酰基衍生物抗菌、抗癌活性均增強,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實驗中,該化合物能提高缺血及再灌期左室收縮壓(LVSP)及左室壓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降低再灌注所致心律失常發生率,降低血漿中磷酸肌酸激酶、丙二醛、血栓烷B2水平,縮小心肌梗死面積,表明其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與抗脂質過氧化損傷有關。香茶菜甲素的衍半物香茶菜甲素酯能明顯抑制鈣調素激活的環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活性,IC50為75μmol/L,這種抑制作用呈非競爭性方式。香茶菜甲素酯可以降低Ca2+透導的鈣調素酪氨酸熒光強度,提示它可能通過改變Ca2+-鈣調素構象而抑制依賴鈣調素的環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活性。香茶菜甲素以10mg/kg給小鼠分兩次皮下注射,連續7d,極顯著提高小鼠血漿碳清除能力,提高小鼠非特異性免疫功能。香茶菜甲素口服無效,經用PVP和PEG6000兩種助溶劑處理后所得沉淀物,可使香茶菜甲素的水溶性增加,經大鼠在體小腸回流實驗,表明處理后的香茶菜甲素平均吸收半衰期明顯加快,吸收率明顯提高。
毒理作用香茶菜醇提液灌胃最大耐受量大于200g/kg。香茶菜甲素小鼠口服的LD50為1238.79±104.99mg/kg,皮下注射的LD50為42.43±4.8mg/kg。
相關論述1、《廣西中藥志》:“清熱,散血,消腫,解蛇蟲毒。治跌打瘀積,毒蛇咬傷。”
2、《浙江藥用植物志》:“清熱利濕,活血破瘀,解毒。主治濕熱黃疸,閉經,乳癰,發背。”
3、《福建藥物志》:“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主治腎炎,泌尿道感染,中暑腹痛,扁桃體炎,急性傳染性肝炎,關節痛,痔瘡,淋巴腺炎,胃痛,癌癥疼痛。”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肝硬化,肝炎,肺膿瘍:香茶菜莖葉15-30g。水煎服。(《廣西本草選編》)
2、治乳癰,發背已潰:香茶菜全草、野蕎麥、白英各15-30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3、治淋巴腺炎:香茶菜鮮葉、米酒各適量。搗爛拌勻敷患處。
4、治關節痛:香茶菜、南蛇藤各30g。酒、水各半燉服。(3-4方出自《福建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6-10月開花時割取地上部分,曬干。或隨采隨用。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莖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長20-50cm,直徑約2mm;表面灰綠色或灰棕色,四面凹下成縱溝,密被倒向的柔毛;質脆易折斷,斷面木部窄,黃棕色,髓部大,白色。葉對生,灰綠色,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卵形、卵狀披針形,長3-7cm,寬1.5-4cm,邊緣具粗鋸齒,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有柔毛;葉柄長0.2-2.5cm。氣微,味苦。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0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