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葉,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月季花RosachinensisJacq.的葉。我國各地普遍栽培。具有活血消腫,解毒,止血之功效。用于瘡瘍腫毒,瘰疬,跌打損傷,腰膝腫痛,外傷出血。
中文名稱
月季花葉性味歸經
味微苦,性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消腫,解毒,止血。主治 用于瘡瘍腫毒,瘰疬,跌打損傷,腰膝腫痛,外傷出血。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嫩葉搗敷。相關論述1、《青島中草藥手冊》:“治筋骨疼痛,腳膝腫痛,跌打損傷。”
2、南藥《中草藥學》:“治淋巴結核。”
3、《全國中草藥匯編》:“活血散毒消腫。”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筋骨疼痛,腰膝腫痛,跌打損傷:月季花嫩葉,搗爛敷患處。(《湖南藥物志》)
2、治熱癤腫毒:月季葉、垂盆草各適量,搗爛敷患處,干則更換。(《安徽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至秋季,枝葉茂盛時均可采葉,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葉為羽狀復葉,小葉3-5片,有的僅小葉入藥。葉片寬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6cm,寬1.5-3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銳鋸齒,兩面光滑無毛,質較硬,不皺縮。葉柄和葉軸散生小皮刺。氣微,味微澀。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04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