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米薺,中藥名。為十字花科植物曲枝碎米薺CardamineflexuosaWith.的全草。多分布于長江以南各地。具有清熱利濕,安神,止血之功效。常用于濕熱瀉痢,熱淋,白帶,心悸,失眠,虛火牙痛,小兒疳積,吐血,便血,疔瘡。
中文名稱
碎米薺別名
白帶草、雀兒菜、野養菜、米花香薺菜性味歸經
味甘、淡。歸大腸、膀胱、胃、心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安神,止血。主治 濕熱瀉痢,熱淋,白帶,心悸,失眠,虛火牙痛,小兒疳積,吐血,便血,疔瘡。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適量,搗敷。相關論述 《浙江藥用植物志》:“治胃痛,風濕性關節炎。”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濕熱瀉痢、小便短赤:碎米薺15g,火炭母草15g,車前子30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2、治失眠:鮮碎米薺60-90g。搗爛絞汁燉服,或干品減半,水煎,濃縮至30-50ml,睡前1次服完。(《湖南藥物志》)
附注 ~碎米薺(雀兒菜)與上種相似,主要區別在于本種體被疏毛,枝直,小葉斜卵形或近圓形。分布于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山東和長江以南各地。其全草與本種藥用相同。~~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集,鮮用或切段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全草長15-33cm,主根細長,側根呈須根狀。莖由基部分枝,多且近等長,表面有細溝棱。奇數羽狀復葉,小葉3-7對,小葉長卵形,邊緣1-3齒裂。長角果長1.2-2cm,寬約1mm。種子長圓形而扁,長約1mm,邊緣或先端有極狹的翅,黃褐色。氣微清香,味微甘。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1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