莧根,中藥名。為莧科植物莧AmaranthustricolorL.的根。全國各地均有栽培,有時逸為半野生。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痢疾,泄瀉,痔瘡,牙痛,漆瘡,陰囊腫痛,跌打損傷,崩漏,帶下。
中文名稱
莧根別名
地筋性味歸經
味辛,性微寒。歸肝、大腸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主治 用于痢疾,泄瀉,痔瘡,牙痛,漆瘡,陰囊腫痛,跌打損傷,崩漏,帶下。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煅存性研末干撒或調敷;煎湯熏洗。內服:前湯,9~15g,鮮品15-30g;或浸酒。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涼血解毒,止痢,治細菌性痢疾,腸炎。”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牙痛:莧根曬干,燒存性,為末揩之,再以紅燈草根煎湯漱之。(《綱目》引《集效方》)
2、治漆瘡:以莧菜根煎湯洗之。(《普濟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挖,去莖葉,洗凈,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凹頭莧主根較直,基部分枝,淡綠色至暗紫色。反枝莧主根較直。莖長20-80cm,稍具鈍棱,被短柔毛。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1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