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豆瓣,中藥名。為千屈菜科植物圓葉節節菜Rotalarotundifolia(Buch.-Ham.exRoxb.)Koehne的全草。分布于長江以南及臺灣各地。具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之功效。用于痢疾,淋病,水臌,急性肝炎,癰腫瘡毒,牙齦腫痛,痔腫,乳癰,急性腦膜炎,急性咽喉炎,月經不調,痛經,燙火傷。
中文名稱
水豆瓣別名
水莧菜、水泉、水指甲、水馬桑、肉矮陀陀、紅格草、田馬齒莧、水紅蓮草、引水草、水底金、水豬母乳性味歸經
味甘、淡,性涼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消腫解毒。主治 用于痢疾,淋病,水臌,急性肝炎,癰腫瘡毒,牙齦腫痛,痔腫,乳癰,急性腦膜炎,急性咽喉炎,月經不調,痛經,燙火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鮮品絞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或煎水洗。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主治黃疸型肝炎,尿路感染。”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用于治療細菌性痢疾,淋病,急性肝炎,癰腫瘡毒,乳癰,急性腦膜炎,急性咽喉炎,月經不調,痛經及燙傷等。相關配伍1、治熱痢:水莧菜30g;或鮮品絞汁。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或煎水洗。
2、治尿路感染:水莧菜30g,車前草30g,銀花藤30g,牛耳大黃30g。水煎服。(1-2方出自《四川中藥志》1979年)
3、治水臌病:水馬桑30g,石菖蒲15g。煎水服。(《貴陽民間草藥》)
4、治急性肝炎:水莧菜30g,金錢草30g,玉米須30g,紅棗30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5、治乳癰:水莧菜、側耳根、鮮薄荷。搗絨外敷。(《四川中藥志》1960年)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凈,鮮用,曬干或烘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1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