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箭,中藥名。為爵床科植物扭序花Clinacanthusnutans(Burm.f.)Lindau[JusticianutansBurm.f.]的全草。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熱利濕,活血舒筋之功效。常用于濕熱黃疸,風濕痹痛,月經(jīng)不調,跌打腫痛,骨折。
中文名稱
青箭別名
柔刺草、竹枝黃、竹黃、剽黃、小接骨、竹葉青、竹兒王、竹節(jié)王、拔彈藤、柔枝節(jié)骨草、鱷嘴花性味歸經(jīng)
味微苦、淡,性涼。歸肝、脾、腎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活血舒筋。主治 用于濕熱黃疸,風濕痹痛,月經(jīng)不調,跌打腫痛,骨折。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涂。相關論述1、《廣西本草選編》:“清熱除濕,散瘀拔彈。主治黃疸,風濕痹痛,月經(jīng)不調,跌打,骨折,刀傷,彈片入肉。”
2、《廣西民族藥簡編》:“治腰骨痛。”
3、《西雙版納傣藥志》:“續(xù)筋接骨,強壯補腎。”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急慢性肝炎:竹葉青30g,水煎服。或竹葉青、野菠蘿各15g,梧桐根30g,水煎服。(《廣東省惠陽地區(qū)中草藥》)
2、治腰骨痛:竹節(jié)王60g。水煎沖雞蛋,睡前服。(《廣西民族藥簡編》)
3、治風濕,跌打腫痛:竹葉青根30-60g。搗爛,加酒適量,蒸熱,內服少許,外擦患處。(《廣東省惠陽地區(qū)中草藥》)
4、治骨折:竹葉青適量,搗敷患處;或竹葉青、透骨消、落地生根、大駁骨、寄生各等量,加酒適量,搗爛,取汁內服少許,余藥外擦患處。(《廣東省惠陽地區(qū)中草藥》)
5、治鉤端螺旋體病初期:竹兒王30g,茅根60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為帶葉枝條。莖表面具細致縱行紋理,嫩枝有短柔毛。葉對生,多皺縮或破碎,完整葉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有的略彎曲呈鐮刀狀,長3-11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有細齒;具短柄。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1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