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膽草,中藥名。為柳葉菜科柳葉菜屬植物長籽柳葉菜EpilobiumpyrricholophumFranch.etSav.的全草。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具有清熱利濕,止血安胎,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于痢疾,吐血,咳血,便血,月經過多,胎動不安,癰瘡癤腫,燙傷,跌打傷腫,外傷出血。
中文名稱
心膽草別名
日本柳葉菜、水朝陽花、小對經草、針線筒、槍鉆棉、銀棉麻、麻子草、對葉草、水蘇、蒿子一桿針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涼。歸大腸、小腸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止血安胎,解毒消腫。主治 用于痢疾,吐血,咳血,便血,月經過多,胎動不安,癰瘡癤腫,燙傷,跌打傷腫,外傷出血。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粉調敷;或取種子冠毛敷。相關論述1、《貴州民間藥物》:“除濕,驅蟲,止血。治誤食螞蝗后腹脹,痢疾,刀傷出血。”
2、《浙江藥用植物志》:“清熱利濕,消腫止痛,去腐生肌。治久痢,月經不調,跌打損傷,瘡瘍癰腫,燙傷。”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痢疾:心膽草30g。煎水。紅痢加紅糖服,白痢加白糖服。(《貴州民間藥物》)
2、治瘡癤癰腫,跌打損傷:鮮長籽柳葉菜全草適量,搗爛外敷。(《浙江藥用植物志》)
3、治刀傷出血:心膽草種子冠毛適量,敷傷口。
4、治誤食螞蝗后腹脹:心膽草15g。煎水服。(3-4方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或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狀莖上生多數須根。葉對生,上部互生,近無柄,完整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約5cm,寬約2cm,先端鈍尖,邊緣具不規則疏齒。花單生莖頂葉腋。蒴果線狀長圓柱形,長達6cm,種子長橢圓形,長約1.5mm,先端具一簇淡棕黃色種纓。氣微,味微苦。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15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