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槐,中藥名。為豆科植物香槐CladrastiswilsoniiTakeda和翅莢香槐Cladrastisplatycarpa(Maxim.)Makino的根或果實。香槐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貴州等地;翅莢香槐分布于浙江、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具有祛風止痛之功效。用于關節疼痛。
中文名稱
香槐性味歸經
味苦,性平。歸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止痛。主治 用于關節疼痛。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根30-60g。相關論述 《天目山藥用植物志》:“祛風止痛。主治關節疼痛。”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關節疼痛:(香槐)鮮根60g,加五加皮、鉆地風各60g。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飯前服1次。(《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2、治腸寄生蟲及飲食不潔腹痛:(香槐)果實炒熟食之,催吐。(《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附注 臨床使用用于治療關節疼痛,還可用于腸道寄生蟲及飲食不潔腹痛。果實炒熟食之,催吐。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凈,切片鮮用。9-10月采收成熟的果實,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香槐
莢果呈條狀而扁,長3-7cm,寬8mm左右,表面黃綠色,密被短柔毛。果皮硬,內有種子2-4顆。種子腎狀,橢圓形,扁平,長約4mm,徑約3mm,青灰褐色,光滑。
2、翅莢香槐
莢果橢圓形,長約5cm,寬約1.5cm,背縫及腹縫外均擴大成狹翅狀。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1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