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象花,中藥名。為大戟科植物猩猩草EuphorbiaheterophyllaL.的全草。我國各地及各大植物園都有栽培;在貴州兼有逸為野生者。具有涼血調經,散瘀消腫之功效。用于月經過多,外傷腫痛,出血,骨折。
中文名稱
葉象花性味歸經
味苦、澀,性寒。歸肝經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涼血調經,散瘀消腫。主治 用于月經過多,外傷腫痛,出血,骨折。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注意事項 葉不宜內服。藥理作用 葉象花的花、葉熱水提取物體外對結核桿菌H37有抑制作用,而莖、根提取物無效。葉或植物的漿汁含有毒性成分,食后出現嘔吐、腹瀉、譫妄等癥狀。相關論述 《河北中草藥》:“可用于慢性支氣管炎。”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月經過多,跌打損傷:葉象花6-9g。水煎服,日服2次。
2、治外傷出血,骨折:葉象花鮮葉適量,搗爛敷患處,2-3天,換藥1次。(1-2方出自《文山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四季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全草長達80cm。葉互生;葉形多變化,卵形、橢圓形、披針形或條形,中部及下部的葉長4-10cm,寬2.5-5cm,提琴狀分裂或不分裂;葉柄長2-3cm;花序下部的葉基部或全部紫紅色。杯狀花序多數在莖及分枝頂端排列成密集的傘房狀;總苞鐘形,寬3-4mm,頂端5裂;腺體l-2,杯狀,無花瓣狀附屬物。蒴果近球形,直徑5mm,無毛;種子卵形,有疣狀突起。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9207.html




